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沈梅冈四首·其四》
《寄沈梅冈四首·其四》全文
明 / 庞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万象原来一心,目中成色耳成音。

到头会领无言意拍手光风自在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色(chéng sè)的意思:

◎ 成色 chéngsè
(1) [fineness]∶金银块或钱币中所含纯金或纯银的比例,通常以每一千份中所占的份数来表示
(2) [the relative purity of gold or silver]∶与基体金属混合的度数;相对纯度(如金或银)
(3) [quality]∶泛指质量
这种烟叶味正,成色不错

到头(dào tóu)的意思:表示事情或情况达到了最终的状态或结果。

光风(guāng fēng)的意思:指风吹去了云雾,景色明亮清晰。形容天空明朗,景色宜人。

拍手(pāi shǒu)的意思:拍手是指用手掌相互碰击发出声音,比喻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赞赏或喜爱。

头会(tóu kuài)的意思:指人的智力、才能突出,领导能力强,有头脑,有见识。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言意(yán yì)的意思:言辞所表达的意思或含义。

一心(yī xīn)的意思:全心全意、专心致志

原来(yuán lái)的意思:原本的样子,事情的真相,过去的情况。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首先,“万象原来祇一心”,这句话将宇宙间的一切现象归结为一个核心,即“心”。它暗示了万物与人心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心灵在理解世界中的核心作用。接着,“目中成色耳成音”进一步阐述了感知世界的方式,眼睛看到的是色彩,耳朵听到的是声音,这些都是通过感官来体验世界的表现。这不仅限于物理层面的感知,也包括了心灵的感受和理解。

“到头会领无言意”,则表达了对深层意义的理解,即最终能够领悟到那些言语难以表达的真理或情感。这里的“无言意”可能指的是直觉、感悟或是超乎语言所能描述的深刻体验。最后,“拍手光风自在吟”,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充满喜悦的状态。通过拍手的动作,诗人似乎在庆祝对真理的领悟,同时,与“光风”(明亮、清新的风)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表达了内心的自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述,探讨了心灵与宇宙、感知与理解、真理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庞嵩
朝代:明   字:振卿   籍贯:广东南海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猜你喜欢

步蟾宫.中秋

去年云掩冰轮皎。喜今岁、微阴俱扫。

乾坤一片玉琉璃,怎算得、清光多少。

无歌无酒痴顽老。对愁影、翻嫌分晓。

天公元不负中秋,我自把、中秋误了。

(0)

秋夜读书

白纻乌纱不耐凉,晚风吹月上莓墙。

旧书重读添新味,二尺檠边夜正长。

(0)

云仙

木叶萧萧兮雨冥冥,山鬼呼风兮猿夜鸣。

巫假神兮惊愚,髡假巫兮乞灵。

云仙来兮瑶席启,坎坎击鼓兮拜寒水。

云仙去兮闪倏不闻,锦伞摇兮望莫云。

纷姣服兮走朝与暮,焄蒿淫昏兮使君怒。

青螭白虬兮不须款帝居,请发镞兮何必天弧。

沉主兮焚屋,正人伸气兮淫神夜哭。

妖止兮俗醇,请倾百川兮寿使君。

鼻亭兮不记营道,苏侯兮已屏尧庙。

愤王去兮响莫出,狄梁公兮方草檄。

(0)

新城道中

已去日边远,宜春程尚赊。

呼童秣征马,带月趁啼鸦。

桥断复揭水,路穷还渡沙。

谁能饰厨传,裹饭野人家。

(0)

水调歌头·其一

土釜温温火,橐籥动春雷。

三田升降,一条径路属灵台。

自有真龙真虎,和合天然铅汞,赤子结真胎。

水里捉明月,心地觉花开。一转功,三十日,九旬来。

抽添气候,炼成白血换骷骸。

四象五形聚会,只在一方凝结,方寸绝纤埃。

人在泥丸上,归路入蓬莱。

(0)

岩云

岩云黏壁白,瀑雨点帘斑。

诗句鸦初晓,乡愁日半山。

故人来沼上,好鸟韵窗间。

树近夜先到,村空春未还。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