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渐其栅,离明已三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已(bù yǐ)的意思:不断地,不停地
怊怅(chāo ch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郁闷、烦恼或失落。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地形(dì xíng)的意思:指地势的形状、地貌的特征。
叠嶂(dié zhàng)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绝。
丁壮(dīng zhuàng)的意思:指年轻力壮的男子。
东下(dōng xià)的意思:指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
浮沉(f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时而成功,时而失败,不稳定的状态。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怀襄(huái xiāng)的意思:指怀抱、怀藏、拥有。
获生(huò shēng)的意思:指得到生命,也可表示获得新生、新机遇或新的发展。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空旷(kōng kuàng)的意思:空旷指的是空间宽阔、没有障碍物,没有人或物存在的状态。
老弱(lǎo ruò)的意思:指老年和弱势群体。
黎民(lí mín)的意思:指普通百姓、平民百姓。
离明(lí míng)的意思:离开光明,暗中行动。也指离开明亮的地方,进入黑暗的环境。
闾巷(lǘ xiàng)的意思:指狭小的巷道或街道。
木杪(mù miǎo)的意思:木杪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树木的顶端或山林的深处。在引申意义上,木杪也表示事物或人物的最高点或最深处。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蓬茆(péng máo)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丛生的样子。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驱山(qū shān)的意思:用力推动山体,比喻克服困难、排除障碍。
犬牙(quǎn yá)的意思:形容武器或工具锋利,咬合严密。
山泽(shān zé)的意思:山泽指山川和湖泽,代表着自然界的景观和资源。
生养(shēng yǎng)的意思:指生育和抚养后代,也指培养和教育他人。
升高(shēng gāo)的意思:提升到更高的位置或状态。
适性(shì xìng)的意思:根据情况和条件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方式或方法。
市井(shì jǐng)的意思:指社会底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风貌。
维舟(wéi zhōu)的意思:修理船只
未遂(wèi suì)的意思: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未能成功实施
无恙(wú yàng)的意思:没有受伤或遭受损失,平安无事
湘川(xiāng chuān)的意思:指湖南和四川两个地方。
相让(xiāng ràng)的意思:双方互相让步,达成共识或和解。
移徙(yí xǐ)的意思:指人或动物迁徙、迁移、迁徙的行为。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连绵导致江水暴涨的景象,展现了洪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自然力量的壮观与不可抗拒。沈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洪水带来的混乱与破坏,从老弱人群的逃亡到高楼被淹没,再到船只在树梢上停泊,生动地展现了洪水的威力。诗中还表达了对洪水泛滥后如何重建家园、恢复平静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如此景象时的无奈与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和相互作用。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东山问谢安石
我登东山顶,酹酒问谢公。
公有调马路,我有下马松。
公有白云明月两窈窕,我有蒙川醉石双?珑。
公当偏霸坐江左,我当全盛从飞龙。
我生伊洛后,不敢恣情声伎颓彝风。
我无边徼寄,未试淮淝一捣符秦空。
公之能事我若不可及,公之风流我亦不苟从。
东山名同地隔数千里,我言曾入公之耳。
青天望断一蜚鸿,章江滔滔自流水。
长江歌送黎天与之任镇江
长江万里岷峨来,奔流到海如奔雷。
江边山际乃有镇江府,襟喉三吴百粤何雄哉。
况迩南都根本地,掌司筦钥须英才。
同年进士黎天与,豸冠白简居乌台。
九重特命守此土,万姓渴望阳春回。
天堑之流益浩荡,铁瓮之城益崔巍。
山童巷妇需惠泽,使车商舶怀恩威。
公馀啸咏领风月,金焦江海为樽罍。
万岁楼头西北望,月光炯炯射三台。
皇华使者尺一纸,会徵黄霸待蓬莱。
嗟予荒谬百无用,却有健笔能品裁。
是时为君书德政,磨平北固为穹碑。
述杯
眇躬临亿兆,兢业凛渊深。
先哲羹墙见,前徽手泽寻。
弛张遵祖训,赏罚顺天心。
庶绩勤宵旰,微几慎影衾。
卫诗防湎酒,夏训戒从禽。
每喜亲耕稼,长怀劝织纴。
菽葵村落圃,桑柘水边林。
民乃邦之本,诚为帝所歆。
三冬盈瑞雪,九有遍甘霖。
岁稔田家乐,河清渔父吟。
群英襄治理,列士献规箴。
勉咏南薰曲,多惭继舜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