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味只忧儿辈觉,逢人休道北窗凉。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许 遵 宋 /苏 轼 蒜 山 渡 口 挽 归 艎 ,朱 雀 桥 边 看 道 装 。供 帐 已 应 烦 百 两 ,击 鲜 毋 久 溷 诸 郎 。问 禅 时 到 长 干 寺 ,载 酒 闲 过 绿 野 堂 。此 味 只 忧 儿 辈 觉 ,逢 人 休 道 北 窗 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两(bǎi li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真相、实情或秘密被揭露或暴露出来。
长干(cháng gàn)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劳动工作或艰巨的任务。
渡口(dù kǒu)的意思:渡口是指过河的地方,也可以比喻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的关键节点。
供帐(gòng zhàng)的意思:指供应食物和住宿。
归艎(guī huáng)的意思:指被迫返回原地,无法前进。
击鲜(jī xiān)的意思:击鲜是指在烹饪或食品加工过程中用火候短时间迅速炒煮,使食物保持新鲜、原汁原味的烹调方法。
问禅(wèn chán)的意思:指向禅师请教禅宗心法或禅理。
野堂(yě táng)的意思:指没有受过正式教育或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也可以形容学问浅薄、见识狭窄的人。
诸郎(zhū láng)的意思:指众多男子或众多人。
朱雀(zhū què)的意思:指朝代兴盛、繁荣的象征,也指美好的事物。
朱雀桥(zhū què qiáo)的意思:指美丽的桥梁或宏伟的建筑物。
-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所作,名为《次韵许遵》。从诗的内容来看,苏轼似乎是在描述一段归途的景象和心情。
"蒜山渡口挽归艎,朱雀桥边看道装。"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返回家的路上,经过蒜山渡口时,停下舟船准备继续旅程。在朱雀桥边,他观察着行人们的装扮,这里展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心观察。
"供帐已应烦百两,击鲜毋久溷诸郎。" 这两句中的“供帐”可能指的是为旅途中所需的物资准备,而“百两”则是重量单位,表明了准备工作的繁琐和沉重。“击鲜毋久溷诸郎”则描绘了一种忙碌的场景,诗人似乎在急促地处理事务。
"问禅时到长干寺,载酒闲过绿野堂。" 这两句转换了氛围,诗人询问着禅宗的问题,当他到达长干寺时,他带着酒,悠闲地通过一个被称为“绿野堂”的地方。这段描述传递出一种超脱和宁静的感觉。
"此味只忧儿辈觉,逢人休道北窗凉。"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人担心只有年轻一代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生活情趣。而“逢人休道北窗凉”则是告诫他人不要随便谈论北窗的凉意,这里可能隐含着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无俗念.枰棋
前程路远,未昭彰、金玉仙姿灵质。
寂寞无功天赐我,棋局开颜销日。
古柏岩前,清风台上,宛转晨餐毕。
幽人来访,雅怀闲斗机密。
初似海上江边,三三五五,乱鹤群鸦出。
打节冲关成陈势,错杂蛟龙蟠屈。
妙算嘉谋,斜飞正跳,万变皆归一。
含弘神用,不关方外经术。
送雪峰化主
三毬辊动错流传,大用何曾得现前。
千五百僧无顿放,累人走得脚皮穿。
偈颂六十七首·其十三
大限九旬,小限七日。粗中有细,细中有密。
密密无间,纤尘不立。正恁么时,银山铁壁。
进则无门,退之则失。
如堕万丈深坑,四面悬崖荆棘。
切须猛烈英雄,直要翻身跳出。
若还一念迟疑,佛亦救你不得。
此是最上玄门,普请大家著力。
山僧虽则不管閒非,越例与诸人通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