傥如西方说,宁逭铁围囚。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史 德 修 挽 词 宋 /郭 印 世 道 交 相 丧 ,古 风 邈 悠 悠 。真 纯 化 浮 伪 ,士 俗 日 以 偷 。公 生 寂 寥 后 ,慨 然 跋 前 修 。奧 学 穷 根 柢 ,高 文 谢 雕 锼 。壮 岁 拾 科 目 ,回 翔 四 十 秋 。孝 弟 可 移 官 ,所 至 人 歌 讴 。处 己 务 恬 退 ,驰 骛 吾 所 羞 。临 民 本 慈 惠 ,击 搏 吾 所 咻 。俯 仰 无 愧 怍 ,言 行 何 悔 尤 。邦 符 与 使 节 ,异 乎 人 之 求 。可 怜 贪 残 子 ,快 意 乏 远 谋 。报 应 捷 影 响 ,坐 致 无 边 愁 。傥 如 西 方 说 ,宁 逭 铁 围 囚 。不 知 公 英 灵 ,久 矣 清 都 游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奥学(ào xué)的意思:奥学是指深奥的学问,高深的学术知识。
邦符(bāng fú)的意思:指国家安宁、国家统治的标志。
报应(bào yìng)的意思:指因为过去的行为、言论或思想而受到的恶果或惩罚。
边愁(biān chóu)的意思:形容非常担忧或焦虑
驰骛(chí wù)的意思:指快速奔驰,迅速行动,形容人或事物活跃、灵活的状态。
纯化(chún huà)的意思:指将混杂不纯的物质或情感进行净化、提炼,使其变得纯净。
慈惠(cí huì)的意思:指慈悲仁爱,宽厚待人的美德。
雕锼(diāo sōu)的意思:形容文章、字句等精细而繁复。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浮伪(fú wěi)的意思:指人的言行虚伪浮华,缺乏真实和坚定的品质。
高文(gāo wén)的意思:高尚的文化修养和才华。
歌讴(gē ōu)的意思:称赞歌颂。
古风(gǔ fēng)的意思:指古代的风格、氛围或风尚。
悔尤(huǐ yóu)的意思:悔恨自己的过错
回翔(huí xiáng)的意思:回翔指鸟类在空中飞行时,突然掉头向后飞行。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击搏(jī bó)的意思:奋力拼搏,不屈不挠地与困难或敌人作斗争。
交相(jiāo xiāng)的意思:相互交错、轮流出现
慨然(kǎi rán)的意思:表示心情激动,情绪高涨,意气风发。
科目(kē mù)的意思:指学科或课程,特指学校教学中划分的各门学科。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快意(kuài yì)的意思:快乐满意的心情。
愧怍(kuì zuò)的意思:愧怍是指因为自己的过失、错误而感到羞愧和惭愧。
临民(lín mín)的意思:临近百姓,表示领导人亲近民众,关心民生。
民本(mín běn)的意思:以人民为本,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前修(qián xiū)的意思:事先修整或准备,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清都(qīng dōu)的意思:指政治清明、治理清廉的都城。
穷根(qióng gēn)的意思:指问题或矛盾的根源非常深远,难以解决。
使节(shǐ jié)的意思:指派出使者前往他国,进行外交活动或传递信息的行为。
世道(shì dào)的意思:世界上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所至(suǒ zhì)的意思:所到之处;无论何处。
贪残(tān cán)的意思:贪婪地残害他人。
恬退(tián tuì)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态度谦和,不争不抢的退隐之道。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孝弟(xiào dì)的意思: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美德之一。
言行(yán xíng)的意思:指说话和行动,表示言语和行为的一致性。
影响(yǐng xiǎng)的意思:指某种力量或因素对人或事物产生的改变或作用。
英灵(yīng líng)的意思:英勇的灵魂;英雄的精神。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远谋(yuǎn móu)的意思:指深思熟虑、周密策划的谋划。
真纯(zhēn chún)的意思:真实纯粹,没有杂质或掺杂其他成分。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壮岁(zhuàng suì)的意思:指年轻力壮的年纪,也可指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时光。
坐致(zuò zhì)的意思:坐得稳定,能够安然无恙地继续做下去。
俯仰无愧(fǔ yǎng wú kuì)的意思:指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坦然自信,无愧于心。
- 鉴赏
这首宋朝郭印的《史德修挽词》表达了对逝者史德修高尚品德的赞扬和对其遭遇贪残者的感慨。诗中首先指出世风日下,真淳难寻,而史德修却能坚守古风,深入探究学问,文章质朴无华。他年轻时积极进取,但晚年选择恬退,以孝悌为官,深受百姓爱戴。他对待百姓充满慈惠,鄙视那些只追求个人利益的人。
诗人惋惜史德修为官清廉,却因他人贪婪而陷入困境,他的命运如同被铁围囚禁。然而,诗人坚信史德修的灵魂早已超脱尘世,在清都(传说中的仙界)游历。整首诗通过对比,赞美了史德修的高尚人格和不屈精神,同时也揭示了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