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翠叶(cuì yè)的意思:指树木上的绿叶,比喻事物的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分司(fēn sī)的意思:分开,分别担任职务或分工。
怪石(guài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异常的石头。
练明(liàn míng)的意思:指学习知识或技能非常明晰和熟练。
凉吹(liáng chuī)的意思:凉风吹拂,形容凉爽宜人。
龙标(lóng biāo)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在某一领域中具有卓越地位或突出表现。
蛮荒(mán huāng)的意思:指原始、未开化的状态,形容荒凉、荒芜。
青林(qīng lín)的意思:指繁茂的青树林,比喻人才济济、人多且有才能。
素练(sù liàn)的意思:指平时勤奋刻苦的学习和训练。
题咏(tí yǒng)的意思:
见“ 题咏 ”。
亦作“ 题咏 ”。1.歌吟某一景物、书画或某一事件而题写诗词以志纪念。 元 宋旡 《甘露寺放舶至瓜洲风作》诗:“愁烦復消释,题咏纪曾经。”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 晋 唐 名蹟,品题甚少;即有品题,不过观欵题名而已。至 宋 元 人始尚题咏。题得好益增名贵;题得不好,益增厌恶。”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嗣復分绘十图装册,乞名流题咏,一时作者九十餘人。”
(2).指为歌咏某一景物、书画或某一事件而题写的诗词。 宋 陆游 《上辛给事书》:“甚至於邮传之题咏,亲戚之书牘,军旅官府仓卒之间,符檄书判,类皆可以洞见其人之心术才能与夫平生穷达寿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已而泊舟,过长廊,见壁上题咏甚多,即命笔记词其上。”《红楼梦》第二三回:“话説 贾元春 自那日幸 大观园 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 探春 依次钞録妥协,自己编次,敍其优劣。” 端木蕻良 《遥远的风沙》:“都尉,巡阅史,边将……的题咏很多,看不过来了也看不清了。”五溪(wǔ xī)的意思:指河流分成五个支流,比喻情感、思绪等分散或纷乱。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坐中(zuò zhōng)的意思:指在一群人中间占据中心位置或处于主导地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辰溪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分司门外大江横”,以“横”字形象地展现了大江的宽阔与浩荡,仿佛是大自然的一条巨龙横卧在眼前。接着,“怪石参差岸不平”一句,通过“参差”和“不平”两个词,生动地刻画出岸边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的景象,展现出辰溪独特的地理风貌。
“眼底秋山无限好,坐中凉吹有馀清”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的秋山,赞美其美景,同时又感受到坐中的凉风吹拂,带来一丝丝清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枣垂翠叶丹砂重,蜡满青林素练明”则进一步描绘了辰溪的自然风光。枣树在翠绿的叶子衬托下,果实鲜红饱满,色彩对比鲜明;青林中,蜡烛般的光芒映照在洁白的布料上,光与影交织,美不胜收。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辰溪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美。
最后,“莫道蛮荒少题咏,龙标诗有五溪名”表达了诗人对辰溪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并暗示尽管辰溪地处偏远,但其美丽的风景依然能够吸引文人墨客前来题咏,留下千古佳话。整首诗通过对辰溪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捕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李堂伯升病归
经年吾圃采珠玑,无限愁肠对落晖。
绿竹实疏凤凰瘦,玉芝粒小麒麟饥。
不因芳草伤春哭,正是东风感疾归。
只有文章满君腹,身虽癯瘠道全肥。
李翰林墓
出城得佳山,两峰特奇诡。
一如植躬圭,一峰拱而侍。
我见犹爱之,而况谪仙子。
孤坟在其下,政尔直一死。
谪仙真仙人,出处见诸史。
岂敢傲吾君,辛苦植唐祀。
嗟予侃侃者,尘土正如此。
停车不忍发,载拜颡有泚。
仰止青山高,清风与终始。
孰谓千载人,不在天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