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道本(dào běn)的意思:道德的根本准则或原则。
恶浪(è l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凶猛的波浪,也比喻凶险的局势或困境。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金人(jīn rén)的意思:指富有财富、地位高且备受尊敬的人物。
惊涛(jīng tā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浪潮或势不可挡的力量。
喃喃(nán nán)的意思:低声细语,含糊不清地说话。
三缄(sān jiān)的意思: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慎重其词。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秃杉(tū shān)的意思:形容树木或植物因缺乏养分而长得稀疏、不茂盛。
顽石(wán shí)的意思:指坚硬、难以动摇的人或事物。
唯一(wéi yī)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其他相同的
吾生(wú shēng)的意思:吾生是指自己的一生,表示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无恶(wú è)的意思:没有恶意,没有坏心眼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至道(zhì dào)的意思:指最高的道德准则或最高的境界。
肘后(zhǒu hòu)的意思:指背后,暗中,秘密地。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创作的《马山杂咏三十韵》中的第三十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相逢何用更喃喃”,以日常生活中人们见面时的寒暄为引子,提出疑问:相逢之时,为何要喋喋不休?接着,“新得金人肘后函”一句,以“金人”象征智慧或知识,暗示通过获取新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言语。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言辞与智慧关系的思考。
“至道本来唯一默”,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至道”的理解,认为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往往在于沉默之中,而非言语的堆砌。这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思想。
“吾生从此愿三缄”,表达了诗人希望从今以后能保持沉默,不再多言,以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增长。这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希望通过减少言语来达到心灵的纯净与智慧的提升。
接下来的“曾无恶浪欺顽石,岂有惊涛下秃杉”,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挑战与困难。顽石不畏恶浪,秃杉不惧惊涛,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决心,面对生活的波折,要像顽石和秃杉一样,保持坚定与勇敢。
最后两句“我纵不言君也会,是非留在七斤衫”,以“七斤衫”作为结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是非的淡然态度。即使不说出自己的观点,他人也能理解,而那些争论与是非,最终不过是生活中的琐事,不必过于在意。这反映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和自然景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智慧、沉默、坚韧和超脱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马湖登览
四海车书日,干旄万里扬。
牂牁今作郡,魑魅旧为乡。
江自金沙出,山连玉峤长。
岁时常雾雨,草树只青苍。
舟楫通吴楚,楩楠足栋梁。
千秋宾上国,一统见今皇。
到此真殊域,凭高览大荒。
岚光生涧壑,云气满衣裳。
西徼仍多难,当关讵可忘。
天王今有道,舞羽为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