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适归未得,此别那不思。
下马恐问及,说与黄梅期。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簿领(bù lǐng)的意思:指人的领子整齐而平直。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从事(cóng shì)的意思:从事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芙蕖(fú qú)的意思:指荷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高才(gāo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高超。
公退(gōng tuì)的意思:指官员退休或辞职。
归鞍(guī ān)的意思:指马匹归回到马鞍上,比喻人回到原来的位置,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酒旗(jiǔ qí)的意思:酒旗指的是宴会上用来标志酒楼或酒家的旗帜。引申为宴请客人的意思,也指宴席的盛况和氛围。
篱落(lí luò)的意思:指围住庄园、花园等的篱笆。比喻人的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冷落(lěng luò)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不重视。
路宿(lù sù)的意思:路途中的住宿。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栖迟(qī chí)的意思:指人不安定,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搬迁或流连于外地。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绕膝(rào xī)的意思:形容亲密无间的关系,如同绕膝之交。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适归(shì guī)的意思:恰当地回归原处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水湄(shuǐ méi)的意思: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脱颐(tuō yí)的意思:摆脱束缚,解除限制
我家(wǒ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或家族。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雁行(yàn háng)的意思:指一列像雁一样排列的人或物。
鸿雁行(hóng yàn háng)的意思:指一群鸟或一队人有序排列并前进,形成整齐的行列。也比喻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前进。
笑脱颐(xiào tuō yí)的意思:指笑得连下巴都掉下来了,形容非常开心或大笑的样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送吴道明推官并问赵庄叔何公礼兄弟》。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知识和学问的尊崇。
开篇“送客涪水上,我家珠水湄”,设定了一种温馨的送别场景。涪水、珠水都是地名,通过这两个地名,诗人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也隐含着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我适归未得,此别那不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他自己也即将踏上归途,但此时此刻与朋友的分别让他感到难以忘怀。
“高才府从事,芙蕖映清池”则是对友人高洁才能和学问的赞赏。高才府指的是有才能之人的居所,芙蕖(莲花)映射在清澈的池水中,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也象征着友人的品格高尚。
“堂堂万卷书,乐此簿领卑”进一步强化了对学问和知识的尊重。诗人欣赏书籍如同欣赏朋友的才能,这些书籍成为了他们交流思想的媒介。
“公退得绕膝,戏綵笑脱颐”则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景描写,公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长辈,绕膝(孩子围在膝前)和戏綵(开玩笑)表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山路宿雨乾,篱落黄橘垂”转换了一种情境,描述了一个秋天的雨后场景,山路干燥了,篱笆上的黄橘(可能是指柑橘类果实)低垂,这是一个静谧而生动的自然画面。
“归鞍三百里,处处吟酒旗”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深入骨髓。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朋友的存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赵子与南阳,衡门各栖迟”提到了两个地名,可能是在描述不同的旅途或居住地点,这些地方都留下了诗人或友人的足迹。
“下马恐问及,说与黄梅期”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黄梅期可能指的是某个约定好的时间或者是某种特定的场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思念。
最后,“尚念鸿雁行,冷落秋风吹”则是一种对远去友人的深情牵挂。鸿雁(大雁)飞行常用来比喻朋友或书信,诗人通过这象征性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多个场景和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知识生活的热爱。诗人的语言细腻,意境幽远,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友情、学问的珍视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