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风到此岸,非有济川期。
- 注释
- 虚舟:空船,比喻超脱无为的心境。
动又静:动静相宜,形容事物处于变化与静止的和谐状态。
忽似:仿佛,好像。
去逢时:适时离开,指顺应时机行动。
触物:碰到物体,比喻遇到外界事物。
知无迕:知道没有违背,表示顺应自然,不冲突。
为梁:成为桥梁,比喻起到连接作用。
幸见遗:有幸被留下使用,含有自谦和感激之意。
因风:顺着风势,比喻顺势而为。
到此岸:到达目的地,此岸比喻现实世界或具体目标。
非有:并没有。
济川期:渡河的期望,比喻有意去达成某个目的或解决困难。
- 翻译
- 空船动又静,好像适时出发。
碰到东西知道没有抵触,幸运地被用作桥梁留存。
顺着风来到此岸,并非有意渡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湖上小舟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物是恒久、人事易逝的感慨。
"虚舟动又静,忽似去逢时。" 这两句通过对比小舟在水面上的轻微摇曳和它偶尔停泊的情景,传达了时间流逝的意象。"虚舟"指的是空无一物的小船,它的动静似乎与时间的流逝相呼应。
"触物知无迕,为梁幸见遗。"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通过触摸周围的事物,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触物"是指亲身接触事物,"无迕"意味着没有缺损或污染,"为梁"可能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桥梁,这里化用为诗人所幸见到的历史遗迹。
"因风到此岸,非有济川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随风来到湖边,并无意图要渡过河流。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顺应,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和态度。
整首诗通过小舟、风和水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于历史和时间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御製天书道场观神雀
斋明尊宝籙,祇肃建真场。
上帝灵心顯,中宵瑞羽彰。
入丰惭美应,上雍喜嘉祥。
彩仗留轻迹,彤霞混葆章。
乍衡香馥郁,高映缭荧煌。
云汉敷宸唱,繁禧浃万方。
同晏著和饮薛园坐中赋
鄙生秉愚尚,与世实龃龉。
寄身轩裳内,懒惰众不数。
朅来西都游,获并丞相府。
命驾多从君,载酒即得侣。
洛水南北涯,胜事著自古。
名园蔼相望,香刹屹时睹。
最怜薛家溪,架阁在西浒。
浑流激石来,知自嵩少雨。
如从柁楼下,夜听潮生浦。
采珠樱在盘,剥玉笋登俎。
杂花虽云晚,红白尚可取。
兴来倒冠巾,万中一尘土。
想在京辇日,耳目塞如堵。
出憎车马喧,坐厌名利语。
幸兹清景对,醉死亦吾所。
苏才翁与予定林下之约今被命提点湖南刑狱恐
轩冕予已轻,山水君所栾。
相逢说高兴,南望欲奔趠。
今君被国恩,明刑弼予教。
群公许风棱,列郡瞻气貌。
朝廷方急才,悬爵待明效。
美官诚足慕,素约未宜挠。
当怀平生言。
拔足利名罩。
笑谢世俗人,夷犹五湖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