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北斗(běi dǒu)的意思:指北斗星,比喻坚定不移的方向或者引导。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道(cháng dào)的意思:长远的道路或路程
俯视(fǔ shì)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以高人姿态看待或傲视他人。
冠缨(guān yīng)的意思:指战争中指挥军队的将领,也泛指具有统领全局、掌控大局的人。
光采(guāng cǎi)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气质出众,光彩照人。
炬火(jù huǒ)的意思:指希望和信念,像火炬一样燃烧不息。
凉意(liáng yì)的意思:指寒冷的感觉或气氛。
林薄(lín bó)的意思:指人口稀少,人迹罕至的地方。
前溪(qián xī)的意思:形容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散草(sàn cǎo)的意思:指分散撒播的谣言、流言蜚语。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疏星(shū xīng)的意思:形容星星稀疏,不密集。
宿鸟(sù niǎo)的意思:指待在一个地方不肯离去的人或者动物。
微微(wēi wēi)的意思:微小、细微、轻微。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相唤(xiāng huàn)的意思:相互呼唤
宵征(xiāo zhēng)的意思:宵征是指在夜间出兵作战或进行巡逻的行动。
磔磔(zhé zhé)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舟人(zhōu rén)的意思:指船上的人,也指船家或船夫。
竹舆(zhú yú)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行为受制于旧观念、陈规旧习,无法进步或创新。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行舟渡溪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首句“畏暑倦长道”,透露出诗人对长途跋涉的疲惫与厌倦,渴望逃离酷热与劳顿。接着,“呼童戒宵征”则展现了他为夜行所做的准备,体现了旅途中的谨慎与细心。
“三更渡前溪,溪水清且鸣”,将时间点定在深夜三更,溪水清澈而潺潺作响,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舟人相互呼唤,火炬闪烁如疏星,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遥远。
“俯视乱石多,仰见北斗横”,通过俯瞰与仰望的视角转换,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同时也借北斗星的指引,象征着方向与希望。接下来,“微微白露下,磔磔宿鸟惊”,描绘了露珠轻降与夜鸟惊飞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最后,“竹舆出林薄,十里月渐明”描述了诗人乘坐竹轿穿越密林,随着距离的拉近,月光逐渐明亮起来的情景。这不仅是对旅途的继续描绘,也寓意着光明与希望的逐渐显现。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行舟渡溪的全过程,从疲惫与期待,到静谧与神秘,再到希望与光明的转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以及在旅途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