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识千缘妄,谁驱万欲眈。
夫惟知其白,是以出于蓝。
获心姑入左,得首庶于南。
终当介我石,以俟朋盍簪。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晨夕(chén xī)的意思:指早晨和晚上,泛指时间的两个极端,表示整天、一天到晚。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盍簪(hé zā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过了一般人,不应该局限于某个小圈子,而应该广泛地展示给大家。
居物(jū wù)的意思:指居住的地方或物品,也指居住环境或生活条件。
假合(jiǎ hé)的意思:指假装合作,实际上心怀鬼胎。
苦节(kǔ jié)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坚持节约、自我克制的品质和行为。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是以(shì yǐ)的意思:因此;所以
为臣(wéi chén)的意思:指效忠于君主或上级,尽心尽力为其服务。
无二(wú èr)的意思: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
小大(xiǎo dà)的意思:指小的事情看得很重要,大的事情看得很轻。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一问(yī wèn)的意思:一次询问或提问
忧人(yō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或令人担心的人或事。
与地(yǔ dì)的意思:与地意为与地面平行,指高度低,地位低下。
智谋(zhì móu)的意思:智慧和计谋。
忠诚(zhōng chéng)的意思:忠诚指对于事业、国家、家庭或朋友保持坚定信念和忠诚的品质。
自甘(zì gān)的意思:自愿承受困苦、艰难或痛苦的境地。
这首诗《介石》是明代诗人郭之奇的作品,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忠诚、智慧、节操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先,“智谋分小大,忠诚无二三”两句,表达了智慧和忠诚的重要性。智慧可以分为大小,但忠诚是不变的,体现了忠诚的绝对性。接着,“所誓为臣尽,苦节应自甘”强调了作为臣子的职责和坚守艰苦节操的决心。
“况复形骸幻,观生那可贪”则反映了对生命短暂和虚幻的认识,告诫人们不应过分贪婪。接下来的“将持假合四,思与地天参”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思考,追求与天地并存的境界。
“未识千缘妄,谁驱万欲眈”揭示了世间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和欲望的驱使,提醒人们要认清现实。而“夫惟知其白,是以出于蓝”则借用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典故,表达了一种超越和进步的思想。
“能居物所恶,岂忧人不堪”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和逆境时的坚韧态度,不畏惧外界的评价和压力。最后,“获心姑入左,得首庶于南”、“终当介我石,以俟朋盍簪”、“且捐晨夕虑,一问古今惭”则是对个人品格的坚持和对历史、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忠诚、智慧、节操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和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