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正(bù zhèng)的意思:指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气或不道德的行为。
草草(cǎo cǎo)的意思:草率、匆忙、不认真
达人(dá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非常擅长、精通的人。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轨途(guǐ tú)的意思:轨道上的路程,比喻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人生的道路。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怀古(huái gǔ)的意思:怀念古代的事物或人物,对古代文化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和敬仰。
机巧(jī qiǎo)的意思:机智灵巧,善于巧妙应对问题或处理事情。
静躁(jìng zào)的意思:形容内心平静而外表焦躁的状态。
立身(lì shēn)的意思:指树立起自己的事业或地位,立足于社会。
人性(rén xì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本性,也指人的品性、品质。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入仕(rù shì)的意思:指进入官场,担任官职。
受恩(shòu ēn)的意思:接受别人的恩惠。
守贞(shǒu zhēn)的意思:指坚守贞操、保持纯洁的品德和道德准则。
殊轨(shū guǐ)的意思:指与众不同,与常规不同。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惟恐(wéi kǒng)的意思:害怕,担心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 鉴赏
这首诗《拟古》是清代诗人彭宁求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性、道德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
首句“静躁殊轨途,人性安可矫”,开篇即揭示了人内心的静与躁两种不同状态,指出人性的复杂性,难以轻易改变。接着,“天既赋吾拙,何用逐机巧”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天赋与后天追求的反思,认为顺应自然本性,而非盲目追求机巧与智谋更为重要。
“始进苟不正,晚节何由保?”则进一步强调了行为的正直对于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暗示了一个人的初始选择对其未来的影响。最后,“所以达人心,立身忌草草”总结了前文的思考,指出明智之人会谨慎行事,避免草率决定带来的后果。
“受恩惟恐多,入仕亦戒早”两句,诗人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出发,告诫人们在受到恩惠时要小心,避免过多的恩赐可能带来的诱惑;同时,进入仕途也应谨慎,不宜过早涉足官场的复杂环境。
“俯仰怀古人,守贞以为宝”则是对古代圣贤的追忆与敬仰,强调了坚守贞操与美德的价值,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哲思和简练的语言,探讨了人性、道德、社会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