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松无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邻烛。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灯青(dēng qīng)的意思:形容灯光明亮而柔和。
丁丁(dīng d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斧斤(fǔ jīn)的意思:形容努力工作,用心努力。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木印(mù yìn)的意思:指木制的印章,比喻做事不留痕迹,不引人注意。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桑田(sāng tián)的意思:比喻沧海桑田之变化,形容世事变迁。
山鬼(shān guǐ)的意思:指山中的妖怪或山里的野兽。也用来形容行为凶恶的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书林(shū lín)的意思:指众多的书籍,形容知识丰富或书籍众多的地方。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孙枝(sūn zhī)的意思:指父亲去世后,儿子继承父业,继续发展壮大。
吾伊(wú yī)的意思:指自己,表示自我。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 注释
- 昔人:古人。
读书:阅读书籍。
松竹林:松树和竹林。
无竹:没有竹子。
何不可:并无妨碍。
元同:并不。
邻烛:邻居家的灯火。
人事:世间人事。
桑田变:沧桑巨变。
隔舍:隔壁。
丁丁斧斤:砍伐的声音。
蹙:紧迫。
归来:回家。
一灯青:一盏青灯。
林空:林中空寂。
山鬼哭:山鬼哭泣。
艺木印岁寒:艺术在艰难时期更显价值。
故牍:旧书页。
子孙枝:子孙后代。
声吾伊:书声琅琅。
- 翻译
- 古人读书在松竹林,如今的书林却无竹踪。
有松无竹又何妨,松树也能借邻火照明。
十年人事如沧海桑田,隔壁砍伐声声紧。
回家后窗下只有一盏青灯,半夜时分林中空寂,山鬼哀泣。
这才明白艺术之道在寒冬中显现,不像闭门苦读旧书页。
若有客人询问子孙繁茂,就告诉他,窗边书声正是我们的传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读书人过去在松竹环绕的环境中专心研读的场景,与现今书斋中缺少了那份自然清雅形成对比。诗人感慨岁月变迁,昔日的宁静被邻居砍伐的声音打破,只剩下窗前孤灯映照下的寂静,夜晚甚至能听到山间的鬼哭,暗示环境的荒凉。他借此表达对传统读书氛围的怀念,认为艺术和学问应如松树般耐寒,而非仅仅埋头于旧书之中。
诗人以“松林”为题,寓含深意,希望后人能理解并传承这份对知识的敬重和对环境的追求。最后,他以“客来若问子孙枝,窗间正有声吾伊”作结,表明即使环境改变,读书人的精神和声音依然存在,寓意教育的延续和书香的传承。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读书环境的向往和失落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马嵬行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
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
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
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
共爱宿妆妍,君王画眉处。
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
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
邮童爱踪迹,私手解鞶结。
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
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
将入咸阳市,犹得贾胡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