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和 子 由 欲 得 骊 山 澄 泥 砚 宋 /苏 轼 举 世 争 称 邺 瓦 坚 ,一 枚 不 换 百 金 颁 。岂 知 好 事 王 夫 子 ,自 采 临 潼 绣 领 山 。经 火 尚 含 泉 脉 暖 ,吊 秦 应 有 泪 痕 潸 。封 题 寄 去 吾 无 用 ,近 日 従 戎 拟 学 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金(bǎi jīn)的意思:形容价值极高或重要。
从戎(cóng ró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投身军旅,成为一名士兵。
封题(fēng tí)的意思:指在讨论、辩论或竞赛中提出一个问题或主题后,立即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或结论。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好事(hǎo shì)的意思:指好的事情,有益的行为或积极的结果。
近日(jìn rì)的意思:最近的几天或最近的一段时间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泪痕(lèi hén)的意思:泪痕是指因为悲伤或哭泣而留下的痕迹。
拟学(nǐ xué)的意思:模仿学习
泉脉(quán mài)的意思:指水泉的源头和流动,比喻事物的根本和发展。
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绣岭(xiù lǐng)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像绣花一样精致美丽。
邺瓦(yè wǎ)的意思:邺瓦是指古代中国邺城的瓦片。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的破败不堪。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 注释
- 邺瓦:古代魏都邺城的特产瓦片,以其坚固著名。
百金颁:极言其珍贵,价值相当于百两黄金。
王夫子:对有学问、品德高尚之人的尊称。
临潼绣岭山:指临潼地区著名的山脉,可能含有石材资源。
经火:经过高温烧制。
吊秦:凭吊秦朝的历史遗迹。
封题:密封并标记。
从戎:从军,加入军队。
拟学班:模仿古人事迹,如东汉班超出使西域。
- 翻译
- 全世界的人都称赞邺地的瓦片坚固无比,哪怕只有一片也价值百金。
谁曾想,贤德的王夫子竟然亲自采集了临潼绣岭的石材。
经过烈火炼制,石材依然蕴含着泉水般的温润,凭吊秦朝遗迹时不禁泪流满面。
我将这些石材封存起来并无他用,最近打算效仿古人从军入伍学习班超的榜样。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古人好事求全、不惜重金求购物的讥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自然之美和艺术创作的热爱。
"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社会现象,人们对于珍贵物品的追求与炫耀,但这种追求往往失去了物品原本的价值意义。
接着,诗人转而赞美“好事王夫子”,这里的“好事”指的是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真诚追求,而非世俗的虚荣。王夫子的形象代表了对美好事物的真正欣赏者。
"自采临潼绣岭山" 表示诗人自己更愿意亲近自然,寻找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美丽之物。这也反映出苏轼个人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他倾向于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
"经火尚含泉脉暖,吊秦应有泪痕潸"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沉思。即使是经过高温烧制的物品,也仍然保留着其原有的“泉脉”,这象征着历史的印记永存。而“吊秦”一词,暗示了对古代秦朝文明的怀念和哀叹。
最后两句"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从戎拟学班" 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淡然,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想要远离战乱,向往一种平静的生活状态,以便专心于自己的艺术修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苏轼对于艺术、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个人的情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