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怪石(guài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异常的石头。
枯松(kū sōng)的意思:指树木干枯、没有生机,比喻人缺乏活力和朝气。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披榛(pī zhēn)的意思:披榛指的是穿过丛林或荆棘,形容人勇敢地冲破困难或障碍。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深秋(shēn qiū)的意思:指秋季深入,表示时间已经进入秋季的深处。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野禽(yě qín)的意思:指野生的鸟类。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阴晴(yīn qí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或晴朗的变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境况时好时坏。
坠子(zhuì zǐ)的意思:指事物失去平衡或控制而坠落的意思,也比喻人的地位、名誉或事业受到损害。
子野(zǐ yě)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在野外游玩,不谨慎而受到伤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彭孙贻在雅山遭遇风雨时的独特体验。首句"怪石砑鸟道危"写出了山路险峻,连飞鸟都难以平稳通过,足见其崎岖难行。"屐痕扶雨过厜㕒"则细致刻画了诗人穿着木屐,在雨中艰难前行的情景,表现出他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探索精神。
接着,"高厓草木深秋变"描绘了深秋时节,山崖上的草木因季节更替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暗示时光流转与自然景色的变化。"众壑阴晴万象疑"进一步渲染了山中天气多变,使得山谷间的景象仿佛幻化无穷,令人迷惑。
"残月吐洲孤蚌减,枯松坠子野禽饥"两句,通过描绘残月映照下的荒凉景象和饥饿的野禽,增添了画面的凄冷与荒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慨。
最后,"披榛处处寻遗迹,惆怅山僧总未知"表达了诗人独自在林间探寻,希望能找到历史或前人留下的痕迹,然而却无人知晓,流露出一种失落和遗憾的情绪,也反映了他对知识和历史的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雅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明末清初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闻梁侍讲叔厚先生暨王文哲黄门使交南将过富春赋此二律以侯兼致赠别之意·其一
花边立马候官舟,山绕桐江翠欲流。
内翰素闲专对学,黄门剩有抚绥筹。
口衔天语经铜柱,服赐麒麟过广州。
南物南人应见惯,肯将薏苡累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