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浮萍(fú pí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无根基,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立场或主张。
缄书(jiān shū)的意思:指封存、保存信件,不让外人知晓其内容。
迈迹(mài jì)的意思:前进的方向或道路。
蔓草(màn cǎo)的意思:指无法控制、无法根除的问题或隐患。
偏行(piān xíng)的意思:指偏袒一方,偏向一方行事,不公正。
三老(sān lǎo)的意思:指年纪大、才华横溢、经验丰富的三位长者。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逃名(táo míng)的意思: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郑圃(zhèng pǔ)的意思:郑圃是一个汉字成语,形容农田种植得非常好,庄稼茂盛,景象壮观。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陶益所作的《遣使寄答余希传》。诗中描绘了诗人派遣使者给友人余希传寄送书信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名利的淡泊态度。
首句“一缄书正发”,简洁地描述了使者正在发出一封书信,预示着与友人的交流即将开始。接着,“三老棹偏行”一句,通过“三老”这一形象,暗示了使者在水面上划船前行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路逐浮萍转,思随蔓草生”两句,运用自然界的元素来表达情感的变化。随着船只在水面漂移,诗人的心绪也如同蔓草般蔓延生长,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苏湖君迈迹,郑圃我逃名”则是诗人对友人余希传的赞美和自我反思。苏湖之地,多为文人雅士游历之处,而郑圃则可能是指隐逸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名利的淡漠态度。
最后,“不尽相期意,临流歌濯缨”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千里,但心中充满期待之情。面对流水,诗人仿佛在歌唱,洗涤心灵,象征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内心的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惜馀春慢.湖上饯春,用周美成韵
荷钱铸新,榆钱蓄旧,难买春留芳草。
回思柳月,转忆桃霞,常为雨风迷晓。
恰来何事凄其,负往云深,饯今云少。
叹春光兰臭,莫逆溪山,关情缥缈。
试问取、叶底雏莺,梁间乳燕,解否而今烦恼。
绣阁兰闺,词裁代谢,思拥笔端难扫。
还问春归何处,可是天涯,再来又老。
恍疑似雁去,南天日送,远峰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