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规启裕,沈矩履方。泳此明流,清澜川通。
企予与言,惟用作诗。
阊阖(chāng hé)的意思:形容声音喧哗、繁杂。
绸缪(chóu móu)的意思:指精心安排、周密筹划。
东汜(dōng sì)的意思:指东方的风景美丽。
端启(duān qǐ)的意思:端正和启迪
发愤(fā fèn)的意思:指积极努力,勤奋向上,发奋努力不懈。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高冈(gāo gāng)的意思:指高耸的山峰或高岗,比喻高远的目标或高难度的任务。
顾景(gù yǐng)的意思:顾念、关注景物。
好爵(hǎo jué)的意思:指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林栖(lín qī)的意思:指生活在山林之中,与世隔绝的意思。
履方(lǚ fāng)的意思:履行职责,办理事务。
泌丘(mì qiū)的意思:指人勤奋努力,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穆穆(mù mù)的意思:形容山林的寂静、安宁。
南云(ná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彩向南飘动,表示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南江(nán jiā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江,也用来比喻南方地区。
南端(nán duān)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边缘或最南部分。
栖迟(qī chí)的意思:指人不安定,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搬迁或流连于外地。
企予(qǐ yú)的意思:指人心中有所企盼,有所期望。
祁祁(qí q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声音密集、众多。
容与(róng yǔ)的意思:容忍和宽恕。
庶明(shù míng)的意思:普遍明显,众所周知
庶类(shù lèi)的意思:指一般人,泛指平民百姓。
孰与(shú yǔ)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优劣或胜负关系。
玩物(wán wù)的意思:指人沉迷于琐碎的娱乐活动或无谓的事物,而失去了追求真理、进取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志向。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有思(yǒu sī)的意思:有智慧、有见识。
予美(yǔ měi)的意思:给予美好的事物或待遇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自颐(zì yí)的意思:用手扶着下巴,自己咬自己的嘴。形容人自我吹嘘,自我夸耀。
这是一首充满了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的古典诗歌。开篇“瞻彼高冈,有猗其桐”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川景象,猗猗之物或许指的是树木,给人以生长茂密的印象。紧接着,“允也君子,实宝南江”表达了诗人对君子的赞美和对南江丰富资源的珍视。
“员规启裕,沈矩履方”一句则转向了人的品行修养,员规、沉矩象征着端正与方正,是古代礼仪中的概念。这里暗示诗人对于品德修养的重视和追求。
接下来的“泳此明流,清澜川通”描绘了一幅清澈见底的河流图景,流水象征着纯净无暇,给人以心灵洗涤之感。
“陟彼衡林,味其回芳”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品味和享受。这里的“味”字用得十分传神,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体验,更有精神层面的共鸣。
而后文“馥矣回芳,绸缪中原”一句,则把这种美好带入了更广阔的空间——中原,即中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交融。诗人通过对香气的描写,将个人体验与大自然、文化传承紧密相连。
以下“祁祁庶类,薄采其芬”则表达了诗人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细心品味和选择其中最精华部分的态度。这里“祁祁”、“庶类”都形容了事物繁盛而又有序。
“栖迟泌丘,容与衡门”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山水之间的悠然自得,以及对自然界的一种亲近感和归属感。这里“栖迟”形容了居住的安适,“容与”则表示了一种共处与融合。
接下来的“声播东汜,响溢南云”则是声音传递给远方的意象,这里的“声播”、“响溢”都强调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和深邃,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呼唤与回应。
而后文“穆穆阊阖,南端启籥”则是对某种封闭空间的描写,这里的“穆穆”、“阊阖”都形容了静谧和深邃。诗人通过这种描述传达了一种内在世界的丰富与深沉。
紧接着,“庶明以庸,帝听式阙”一句,则转向了对工作或事业的一种态度和追求。“庶明”、“以庸”都强调了一种勤勉不息的精神,而“帝听式阙”则是对最高权威或者理想境界的一种敬仰。
至于“有凤于潜,在林栖翮”一句,则充满了神话色彩。凤凰作为吉祥之物在这里象征着高洁与和谐,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期待或者内心的向往。
“非予之祚,孰与好爵”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一种反思和疑问。这里的“非予之祚”表达了一种接受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宿命,而“孰与好爵”则是在寻找那些真正美好的、值得追求的事物。
接下来的“幽居玩物,顾景自颐”一句,则是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悠然态度。这里的“幽居”、“玩物”都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的生活,而“顾景自颐”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一种独特感受和个人化的享受。
至于“发愤潜帷,彷佛有思”一句,则是诗人在内心深处对于某些事物或情感的不满或者思考。这里的“发愤”、“潜帷”都强调了一种隐秘和深沉,而“彷佛有思”则是一种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反思。
末尾的“予美亡此,终然肯来”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生命中某些美好瞬间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予美”、“亡此”都表达了一种对逝去之美好的留恋,而“终然肯来”则是一种坚信未来仍有美好事物等待着自己。
最终,“企予与言,惟用作诗”一句,则是诗人对于和他人的交流以及创作的态度。这里的“企予与言”表达了一种愿意与人分享思想和情感,而“惟用作诗”则是一种对诗歌作为表达自我最好的手段的坚持和信仰。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深邃的哲理思考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和独特体验。
冷凝寒极雪漫漫,天下无人知袁安。
起来门首问梅竹,吾友可以话岁寒。
岁寒心肠如铁石,不与万物同摧残。
有时醉中画梅竹,洪钧只在掌握閒。
人生莫与天争巧,上帝一见开笑颜。
八极俗物不足道,千年陈人无可观。
谁能奈得此雪过,春风去后终须还。
千红万紫争烂熳,梅竹携手隐空山。
皋陶庭坚不祀苦,程婴杵臼存孤难。
岂无当门独立者,五更风雪不相干。
上帝慈仁须动念,醒来红日上三竿。
西园昔日多游从,回流屡泛卮酒空。
前亭后亭草茵软,晓景晚景烟岚融。
角巾萧洒竹林际,履綦来往花阴中。
时方偃蕃适四体,不料游宦如孤蓬。
数移五马临大屏,几怅二毛成老翁。
昨去邻封亦甚迩,祇限一水无由通。
锦城此举又远适,流觞雅会何时同。
钱塘山色望不见,稽山况在钱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