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定(chū dìng)的意思:出定指把事情的结果预先定下来,不给别人选择的机会,类似于“预先定下结论”。
大好(dà hǎo)的意思:形容非常好、非常美好的状态或情况。
定时(dìng shí)的意思: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有条不紊地进行。
寒暄(hán xuān)的意思:寒暄是指两个人见面时互相问候、打招呼的行为。
秋兴(qiū xīng)的意思:指秋天的情绪高涨,心情愉悦,充满了喜悦和活力。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松影(sōng yǐng)的意思:松树的影子,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待着的人。
笋舆(sǔn yú)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或事物,比喻年轻人才蓬勃发展,充满朝气。
天池(tiān chí)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湖泊,形容湖泊辽阔壮丽。
托钵(tuō bō)的意思:指僧人或出家人到外面的庙宇、寺院或信众家中乞讨饭食。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向背(xiàng bèi)的意思:指人的立场、态度或倾向。
异色(yì sè)的意思:指与众不同,与周围的事物或人有明显的差异。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天池山脉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悟。
首联“十年三踏天池路,路转峰回胜自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多次探访天池山脉的经历,山路曲折,峰回路转,每一次的行走都让诗人对这里的美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颔联“树老寒暄无异色,山深向背有馀姿”细致描写了天池山脉的自然景观。树木苍老,四季变换,但色彩依旧;山势深邃,不同方向展现出不同的风貌,富有层次感。
颈联“寺当托钵分斋候,僧是闻钟出定时”则转向了人文景观,描述了山中寺庙的生活场景。僧人们在钟声响起时,有序地进行着日常的活动,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大好忘言领秋兴,笋舆松影夕阳移”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面对如此美好的秋景,诗人似乎找到了言语难以表达的内心情感,只能通过行动来体验和感受。随着夕阳西下,竹轿缓缓移动,松影摇曳,时间仿佛静止,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池山脉的壮丽景色和人文风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