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谷恤齐饥,饿者嗟辍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表(bā b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举止、言谈等方面都非常出色。
表旌(biǎo jīng)的意思:指用来表彰功绩的旗帜。也用来形容表扬或表彰。
秉心(bǐng xīn)的意思:秉心指坚守自己的信念、原则,不受外界干扰。
辍食(chuò shí)的意思:指停止进食或不吃东西。
回车(huí chē)的意思:指车行行至一定地点后,掉头返回原地。比喻事情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转回原点重新开始。
苦节(kǔ jié)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坚持节约、自我克制的品质和行为。
申屠(shēn tú)的意思:指善于饲养牲畜的人。
胜母(shèng mǔ)的意思:指儿女超过父母的成就或表现,超越前辈。
思远(sī yuǎn)的意思:思考远大的目标或理想。
铁石(tiě shí)的意思:形容坚硬、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
威凤(wēi fèng)的意思:指威武而凤毛麟角的形象,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出色、稀有。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远击(yuǎn jī)的意思:指从远处进行攻击或打击。
真迹(zhēn jì)的意思:真实的作品、真实的手迹
鸷鸟(zhì niǎo)的意思:形容鸟类的猛禽,比喻有才能、有能力的人。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无成子(wú chéng zǐ)的意思:指一个人没有任何成就,没有取得任何成就或进展。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鸿的《感秋》组诗中的第九首。林鸿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此诗则借秋景抒发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诗中以“威凤”、“鸷鸟”起兴,象征着有志之士追求远大理想的雄心壮志,如“志士徇苦节,秉心犹铁石”,表达了他们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精神。接着,“黔谷恤齐饥,饿者嗟辍食”,通过描述救助饥民的情景,展现了仁爱之心,同时也暗含对当时社会贫富悬殊、民生艰难的忧虑。
“朝歌墨回车,胜母曾不入”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正直之士坚守原则、不为权势所动的赞扬。其中“朝歌墨回车”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形容伯夷、叔齐在周武王伐纣后,耻食周粟,逃至首阳山,最终饿死;“胜母”则是另一个典故,指孔子因厌恶鲁国胜母邑的风气,拒绝进入该地。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道德理想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最后,“悲哉表旌日,行矣申屠狄”两句,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表旌日”可能是指表彰、纪念的日子,而“申屠狄”则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勇士,这里可能象征着勇敢追求正义的人。整首诗在赞美高尚品质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