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梅当牖,唯知竹映墙。
脱成元似蜡,染就却殊黄。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风神(fē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矫健、迅捷的特点,如同风一般神速。
肌骨(jī gǔ)的意思:形容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结合,比喻关系密切、紧密结合的情感或关系。
木犀(mù xi)的意思:形容香气浓郁,芳香四溢。
品色(pǐn sè)的意思:指辨别或评判事物的好坏、优劣。
神秀(shén xiù)的意思:形容才思敏捷,表现出色。
琐碎(suǒ suì)的意思:指事物细小、繁琐,没有大的价值或意义。
同方(tóng fā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在思想、意见、观点等方面完全一致或相同。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和何叔信别种蜡梅韵》。诗人通过对蜡梅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首句“不识梅当牖”表达了诗人初见蜡梅时的惊讶,蜡梅不像常见的梅花那样直接映入眼帘,而是透过窗户才被发现。接下来的“唯知竹映墙”则写出蜡梅与竹子相伴的场景,暗示其低调而清雅。
“脱成元似蜡”形容蜡梅的颜色洁白如蜡,质朴无华,而“染就却殊黄”则强调了其不同于一般花卉的黄色调,显得特别。诗人接着赞美蜡梅的内在风神,“自是风神秀”,意指蜡梅具有出众的气质和秀美。
“宁由肌骨香”进一步突出蜡梅的香气,不是表面的华丽,而是源自其本质的清香。最后,诗人以“木犀虽琐碎,品色庶同方”作结,将蜡梅与木犀(即白桂)相提并论,虽然蜡梅花朵较小,但其品性和色泽或许能与木犀相媲美,都具有高尚的品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赞美了蜡梅的独特魅力,体现了诗人对蜡梅的喜爱和对其品格的赞赏。
风凄漏永暗银河,滴响空阶碎玉壶。
无那骚心思纷坠,且教高咏和寒梧。
闲心欲寄云中鹤,逸兴旋怀江上鲈。
莫使扶摇不可即,他年惆怅旧时粗。
空房夜气清,落月傍檐明。
念我平生友,相望隔荒城。
我老未厌书,破窗犹短檠。
君亦不奈闲,默坐数残更。
共结香火社,同寻文字盟。
王子潮州来,一笑冠攲倾。
午饭展僧钵,村醪倾客瓶。
相逢但谈道,绝口不论兵。
未免俗眼笑,屡遭时辈轻。
人生各有趣,小大俱有程。
譬彼涧底松,难伴池中萍。
云鹏与斥鴳,已矣两忘情。
一洗瘴海耳,此言君可听。
长嚣而寂,方作而息。如射破的,初不以力。
子居深山,又处绝顶。避嚣不作,二事俱屏。
往来临川,道里且千。一见我喜,如旧交然。
我欲属子,重于发言。子请则坚,之子之贤。
遍寻诸方,不主先入。唯是之从,何拘何执。
惟昔善财,我曹之师。其心广大,谁能间之。
山高海深,德则不孤。不深不高,培塿潢污。
奚必深山,惟静之守。求寂念息,以阅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