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张方伯枢侯二首·其一》
《寿张方伯枢侯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金貂七叶向来传,身列崇班少年

白简有风存北阙,紫薇新泽满南天

树人岁育三千士,赈米朝糜百万钱。

犹说报恩怀未尽,欲将心力筹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万(bǎi wàn)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数量巨大。

白简(bái jiǎn)的意思:指无所作为、无所用心的人。

报恩(bào ēn)的意思:以行动回报别人的恩情。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崇班(chóng bān)的意思:指对上级或老师的言行举止极其恭敬,甚至过分恭敬。

筹边(chóu biān)的意思:筹备边防,加强边境防卫。

恩怀(ēn huái)的意思:指怀念对自己有恩的人,感激之情难以忘怀。

更筹(gēng chóu)的意思:更加周密地筹备,更加充分地准备。

金貂(jīn diāo)的意思:指珍贵的貂皮,比喻珍贵的衣物或贵重的礼物。

南天(nán tiān)的意思:指太阳向南升起,也指南方。

七叶(qī yè)的意思:形容事物分为七个部分或七个方面。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树人(shù rén)的意思:指培养人才,造就有用之才。

薇新(wēi xī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或变化迅速,更新换代。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心力(xīn lì)的意思:心思和体力都疲惫不堪

紫薇(zǐ wēi)的意思:指天子、帝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为寿张方伯枢侯所作的两首诗之一。诗中描绘了张方伯的显赫身份与卓越功绩。首句“金貂七叶向来传”,以“金貂”象征高官显贵,暗示张方伯家族世代为官,声名显赫。接着“身列崇班尚少年”一句,赞美张方伯年轻有为,已位列高位。

“白简有风存北阙”描述张方伯在朝廷中的正直形象和影响力,“紫薇新泽满南天”则进一步强调其政绩卓著,惠及广大民众。接下来“树人岁育三千士,赈米朝糜百万钱”两句,赞扬张方伯不仅在教育上培养了众多人才,还在赈济灾民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犹说报恩怀未尽,欲将心力更筹边”表达了对张方伯深沉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其继续为国家边疆安全贡献力量的期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张方伯的崇高品德和卓越成就,同时也体现了陈恭尹对他的高度敬仰和深切祝福。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示同志一首

满身秋月满襟风,敢叹栖迟一壑中。

除目解令丹灶坏,诏书能使草堂空。

岂无高士招难出,曾有先贤隐不终。

说与同袍二三子,下山未可太匆匆。

(0)

感旧

省趋弘阁待貂珰,指座深恩刻寸肠。

秦苑已荒空逝水,楚天无限更斜阳。

时昏却笑朱弦直,事过方闻锁骨香。

入室故寮流落尽,路人惆怅见灵光。

(0)

冬狩行

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

夜发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围步骤同。

禽兽已毙十七八,杀声落日回苍穹。

幕前生致九青兕,骆驼?峞垂玄熊。

东西南北百里间,髣髴蹴踏寒山空。

有鸟名鸲鹆,力不能高飞逐走蓬。

肉味不足登鼎俎,何为见羁虞罗中。

春蒐冬狩侯得同,使君五马一马骢。

况今摄行大将权,号令颇有前贤风。

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旌旗红。

喜君士卒甚整肃,为我回辔擒西戎。

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

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

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

(0)

忆平泉杂咏.忆春耕

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

原田春雨后,溪水夕流平。

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

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

(0)

啄木曲

莫买宝剪刀,虚费千金直。

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

莫磨解结锥,徒劳人气力。

我有肠中结,知君解不得。

莫染红丝线,徒誇好颜色。

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

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

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

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

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

不如饮此神圣杯,万念千忧一时歇。

(0)

赠朱道士

仪容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虚内道场。

两翼化生因服药,三尸卧死为休粮。

醮坛北向宵占斗,寝室东开早纳阳。

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