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得耳目清,终甘死于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播洒(bō sǎ)的意思:散布、传播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长人(cháng rén)的意思:指人的身材高大,也可用来形容人的道行修为高深。
大府(dà fǔ)的意思:指官府、政府的机构或者官员的住所。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飞舞(fēi wǔ)的意思:形容物体或事物在空中自由飞翔、舞动。
旱年(hàn nián)的意思:指天气干旱,农作物歉收的年份。
号天(hào tiān)的意思:号天意为叫嚣天地,声势浩大,指某人声音之大,气势之盛。形容某人豪情万丈,声势浩大。
何但(hé dàn)的意思:只有,仅仅
泓澄(hóng chéng)的意思:形容水清澈明亮,或者形容思想清明豁达。
戢戢(jí jí)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严肃,不敢有丝毫轻慢。
杰然(jié rá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英勇威武。
九土(jiǔ tǔ)的意思:指九州大地,泛指广大的土地。
快心(kuài xīn)的意思:指心情愉快、满意的状态。
烂漫(làn màn)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美丽多姿的景象或气氛。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扪萝(mén luó)的意思:触摸葡萄藤,意指触摸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其真相。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盘桓(pán huán)的意思:形容人在某个地方停留、逗留不去。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前对(qián duì)的意思:指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紧接着前面的另一事物,前后相继。
生白(shēng bái)的意思:指人刻意装作不懂或不知道,故意掩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
时雨(shí yǔ)的意思:指早春时节的细雨。
石窦(shí dòu)的意思:指人的耳朵聋得像石头一样,形容听力极差或不听劝告。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天平(tiān píng)的意思:指一种称重器具,也用来比喻公正、公平、平衡的状态。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危亭(wēi tíng)的意思:指危险的局势或危急的境地。
物意(wù yì)的意思:指言辞或行为所表达的意思或含义。
吴会(wú huì)的意思:指吴国的会议,也泛指会议。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心膂(xīn lǚ)的意思:心头上的牵挂或忧虑。
雄胜(xióng shèng)的意思:指雄壮而胜利。形容气势强盛、战胜敌人或克服困难。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岩壑(yán hè)的意思:指山谷之间的峡谷或深沟,也用来比喻困苦、艰险的处境。
言语(yán yǔ)的意思:言辞、语言。
仰视(yǎng shì)的意思:以崇敬和敬畏的心情仰望,表示对他人的崇拜或尊敬。
应龙(yìng lóng)的意思:指能够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人或事物。
玉泉(yù quán)的意思:指美玉出自清泉,比喻才华出众、品质高尚的人。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至此(zhì cǐ)的意思:指到达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表示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中腰(zhōng yāo)的意思:指身体直立,腰部保持挺直的状态。
自许(zì xǔ)的意思:自我夸耀,自我吹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的《天平山》。诗中描绘了天平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首先,诗人以“吴会括众山,戢戢不可数”开篇,将天平山置于众多山峰之中,突出其独特地位。接着,“其间号天平,突兀为之主”,点明天平山的名称,并形容其高耸入云,犹如众山之主。随后,“杰然镇西南,群岭争拱辅”,进一步描绘天平山的雄伟气势,以及它在西南地区的重要地位,周围群山环绕,仿佛都在为其护驾。
“吾知造物意,必以屏大府”,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创造者的敬仰之情,认为天平山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道屏障,保护着重要的地方。接下来,“清溪至其下,仰视势飞舞”,描绘了天平山下的清溪,从高处俯瞰,溪水如同飞舞的丝带,增添了山川的灵动之美。
“伟石如长人,坚立欲言语”,诗人将山石比喻为高大的人,既形象又富有想象力,展现出山石的雄伟与神秘。接着,“扪萝缘险磴,烂漫松竹古”,描述了攀登天平山的过程,沿途的藤蔓、松树和竹子,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中腰有危亭,前对绀壁举”,诗人提到山腰有一座危亭,亭前对着深蓝色的峭壁,营造出一种高远而神秘的氛围。最后,“石窦落玉泉,泠泠四时雨”,描绘了山中的泉水从石洞中流出,四季不断,清凉悦耳,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自然的和谐。
“源生白云间,颜色若粉乳”,诗人赞美泉水源自云雾缭绕的天空,水质纯净,色泽如乳,充满了诗意和美感。“旱年或播洒,润可足九土”,即使在干旱之年,这股清泉也能滋润大地,滋养万物,体现了自然界的慷慨与恩赐。
然而,“奈何但泓澄,未为应龙取”,诗人感叹这清澈的泉水虽好,却未能被真正的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所利用,暗示了自然之美的潜在价值和未被充分发掘的潜力。
“予方弃尘中,岩壑素自许”,诗人表示自己正远离尘世的喧嚣,向往着山林间的宁静生活。“盘桓择雄胜,至此快心膂”,表达了诗人选择天平山作为心灵的归宿,感到无比的满足和畅快。
“庶得耳目清,终甘死于虎”,诗人希望在这山林中获得心灵的净化,即使面对危险也愿意坚守这片净土,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天平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翰林夜集分韵得月字
雨馀残暑谢,夜久官事歇。
庭空起商飙,云霄吐华月。
于时秋方半,古桂黄初发。
玉堂集僚友,清燕足怡悦。
送钩行觞频,分韵催诗切。
玉轮悬中天,光辉转明洁。
有如坐冰壶,爽气彻肌骨。
时闻更漏响,渐见明河没。
人生寡欢会,圆魄亦易缺。
莫辞通夕玩,动是经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