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傲骨时如傲,自有痴肠日就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傲骨(ào gǔ)的意思:指人的骨气高傲,不屈服于困难或压力。
方人(fāng rén)的意思:方人指的是坦率、直率的人。
非复(fēi fù)的意思:非常、极其
分心(fēn xīn)的意思:指心思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孤往(gū wǎng)的意思:独自前往,没有伴随或支持的行动。
忽然(hū rán)的意思:突然,意外地发生或出现
看来(kàn lái)的意思:表示根据所见所闻推测或判断,用以表示事实明显或显而易见。
来世(lái shì)的意思:指来世的生活或者来世的报应。
屈伸(qū shēn)的意思:屈曲和伸展身体,形容人的活动、行动或心思的自由度。
尚远(shàng yuǎn)的意思:还很遥远;还没有达到目标或要求。
世路(shì lù)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虚舟(xū zhōu)的意思:比喻空洞无物的言辞或虚假的行为。
远期(yuǎn qī)的意思:指较长的时间期限,通常是指未来较远的时间。
拙分(zhuō fēn)的意思:拙劣的分数
- 鉴赏
这首诗《自问》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自我认知以及世事道路的深刻洞察。
首联“巧拙分心亦易知,屈伸同术遂难思”,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巧与拙,屈与伸,看似对立的概念,在内心深处却有着清晰的界限;然而,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概念,使它们相互协调,却是一个难以捉摸的难题。这里,诗人巧妙地将人生的智慧寓于简单的对比之中,引人深思。
颔联“本无傲骨时如傲,自有痴肠日就痴”,进一步探讨了人性的本质。即使在没有傲慢的时候,内心仍可能展现出傲然的姿态;而当一个人沉浸于某种痴迷之中时,这种痴迷会逐渐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影响其行为和思想。这两句诗以反讽的手法,揭示了人性中既矛盾又复杂的层面。
颈联“凭此方人非复是,忽然问我信还疑”,则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甚至与原本的自我相悖。同时,面对他人的质疑或询问,个体往往难以给出明确的回答,因为内心的疑惑和不确定感可能已经超越了表面的言行。这句诗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影响,以及个体在复杂社会中的迷茫与困惑。
尾联“看来世路宜孤往,梦入虚舟尚远期”,总结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他认为,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或许孤独地前行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即使在梦中,也应保持清醒,不被虚幻的表象所迷惑。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独立思考和行动的倡导。
整体而言,《自问》一诗通过对人生、自我、社会的深入剖析,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也是对读者进行自我反思的启示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三女之东平洲舅氏任黄婆墩送别作
黄婆墩畔,满引离觞,送汝登程。
想倦停薛绣,膝前长绕,贪看谢句掌上恒擎。
乍喜乘龙,还愁泛鹢,为拜姑嫜千里征。
分携处,且休垂红泪,记取叮咛。汝虽弱质娉婷。
但妇职须勤载礼经。
好相伊快婿,高堂进酒,率兹健婢,中馈调羹。
安稳舟车,调和琴瑟,频寄鱼书达远情。
三年后,倘官程有便,望汝归宁。
浪淘沙慢.冬至夜作.见《林下词选》、顾贞观成德《今词初集》
正凄凄,黯然独坐,一灯明灭。
情绪此时难说,柳眉空锁双叶。
奈诗句慵题逢令节。怕描出、寸肠千结。
念往事、星霜容易换,空庭又飘雪。悲咽。
耿耿雁鸣天阔。不道悄悄画堂深处,有个人愁绝。
抱影自寻思,清夜魂怯。
昏烟凝白,向小窗、独语一钩残月。
兰麝消、鸳衾空叠。香闺静、更筹将歇。
凄风凛、嫩寒侵透袷。
想何处、可使遣愁,除入梦,蘧蘧幻成个蝴蝶。
满江红.续寄籍山
满目红尘,正滚滚、风高九陌。
遥望处、子由住皖,阿咸赴粤。
卓萦惟坚黄檗志,支持孰赠青蚨血。
独凭栏、又见雁南翔,添凄恻。流光速,驹过隙。
人情薄,书空咄。剩花间冷眼,泥中幻迹。
最忆飞觞分咏夜,难忘让枣推梨日。
每深宵、梦绕两亲前,同畴昔。
水龙吟
空明击碎流光,回肠一霎难寻旧。
芳华消尽,凉蟾何意,半垂疏柳。
飞叶恨惊,凝云愁结,重重还又。
怆秋宵寥廓,夜虫凄楚,伤心几回低首。
盼望音容永绝,断肠祗剩文如绣。
横烟拂■,征鸿将度,月寒花皱。
斜日衔江,围山欹陌,昔年时候。
痛而今、泪与江流,总向西风同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