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短棹(duǎn zhào)的意思:指用短棹划船,比喻能力有限,难以应对复杂的事物或困境。
恍疑(huǎng yí)的意思:形容心中疑惑不解,犹豫不决的状态。
空明(kōng míng)的意思:形容空旷明亮,没有遮挡物。
两汉(liǎng hàn)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东汉和西汉两个朝代。
木铎(mù duó)的意思:指人的心地善良,慈悲为怀。
蓬瀛(péng yíng)的意思:形容山水美丽、仙境般的景色。
缺月(quē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圆,缺少一部分。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山响(shān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回荡。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他山(tā shān)的意思:指别人的经验和见解,可以作为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仙岛(xiān dǎo)的意思:指美好、神奇、令人向往的地方。
渔歌(yú gē)的意思:渔民在钓鱼时唱的歌曲。比喻轻松自得的生活。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湖上的春夜景象,充满了宁静与神秘的氛围。首句“短棹击空明”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划桨激起水面波光粼粼的画面,空明二字不仅指清澈的湖水,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朦胧之美。接着,“扁舟似叶轻”进一步渲染了舟行水上轻盈自在的感觉,仿佛小舟与湖面融为一体,随风飘荡。
“残星低两汉,缺月上三更”两句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时间与空间交织的意境之中。残星低垂,似乎触手可及,而缺月高悬,标志着夜已深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夜色的深邃,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浩瀚。
“木铎他山响,渔歌隔坞声”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与层次感。木铎之声,可能是远处传来的某种仪式或信号的声音,而渔歌则是近处传来的人类活动的痕迹,两者虽相隔遥远,却共同构成了夜晚湖面上的独特音响世界。
最后,“恍疑仙岛近,身世在蓬瀛”表达了诗人泛舟湖上时的超脱与遐想。在这样的夜晚,远离尘嚣,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与安宁。这种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是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现实的一种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