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赤绂(chì fú)的意思:指红色的绳子,也用来比喻官员职位低下或地位卑微。
寒心(hán xīn)的意思:指心情受到冷落、伤害、失望,感到悲凉、凄凉的情绪。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婚嫁(hūn jià)的意思:指婚姻的结合和婚礼的庆祝。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金章(jīn zhāng)的意思:金章指的是皇帝赐予的金字奖状,比喻得到高度赞扬或荣誉。
经手(jīng shǒu)的意思:指经历、处理、管理某事物或某人。
生一(shēng yī)的意思:指生命的开始或者创造的起点。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嵩洛(sōng luò)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高大雄伟。
闲人(xián rén)的意思:指没有事情做或者没有正当工作的人。
紫泥(zǐ ní)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等因为贪图享乐而荒废职责。
- 注释
- 唯生一女:只生育了一个女儿。
秪欠三年:相差三年。
未六旬:不到六十岁。
婚嫁累轻:没有婚嫁的重担。
何怕老:不怕衰老。
饥寒心惯:习惯于贫困生活。
不忧贫:不忧虑贫穷。
紫泥丹笔:古代皇帝诏书用的封泥和朱笔,象征皇命。
赤绂金章:红色的绶带和金色的印章,代表高级官员的标志。
尽到身:都曾亲身经历,指官位高升。
踟蹰:犹豫不决。
嵩洛:嵩山和洛阳,中国的古都,代指故乡。
- 翻译
- 家中只有一个年仅十二的女儿,距离六十岁还差三年。
因为没有婚嫁的负担,所以不怕年老,习惯了忍饥受寒,不担心贫穷。
曾经亲手处理过朝廷的重要事务,佩戴过紫色的官带,享受过金色的印章,官位高升。
还想犹豫什么呢,如果不回到故乡嵩山或洛阳,只能做个无事可做的闲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一个年轻女孩早慧才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她未来生活的担忧。全诗语言质朴、意蕴深长,颇具生活气息。
首句“唯生一女才十二”直接点出诗中人物的特点,即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女孩就展现出了不俗的才华。紧接着,“秪欠三年未六旬”则是对时间的描摹,意味着这位小女孩离成年的日子尚远。
第三句“婚嫁累轻何怕老”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女孩子早婚现象的担忧。这里的“婚嫁”指的是女孩子可能会面临的早婚问题,“累轻”则是对她年纪轻轻即将承受家庭责任的无奈感受。“何怕老”反映了诗人认为这个年龄的女孩还未必懂得婚姻的重量,故而对于未来岁月中可能到来的老境并没有太多的担忧。
第四句“饥寒心惯不忧贫”则是对这位小女孩已经习惯了生活中的困苦,如饥饿和寒冷,并且对于贫穷也已渐渐不再感到忧愁。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她坚韧不拔的性格给予肯定。
下面两句“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绂金章尽到身”则是对女孩才华横溢的赞美。这里的“紫泥丹笔”和“赤绂金章”都是指代书写和文墨的高贵材料,表明这个年轻的女孩子已经在文学或书法上有了相当的造诣。
末尾两句“更拟踟蹰觅何事,不归嵩洛作闲人”则是诗人的自言。这里的“我”即指白居易自己,他表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有更多值得探索和思考的事情,因此不愿意简单地归隐山林,成为一个平庸的隐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个才华横溢但生活并不宽裕的小女孩的描写,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命运以及个人的内心世界深刻的洞察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之间矛盾的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二登衢州双石堂呈孙八太守公素
谢安涵雅量,叔夜赋刚肠。
清宵假寐,应笑长孺卧淮阳。
尽彻东平屏障,不废南楼谈咏,宴寝自凝香。
庭下一抔土,须避赤帷裳。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
百年乔木阴下,僵立两蛟苍。
目送千山爽气,帘卷一城风月,杖屦合彷徉。
他日峨眉秀,相望隔明光。
跋渔村晚景潇湘夜雨图
云昏雨暗黄芦渚,沙碛风高人断渡。
一叶扁舟忽下来,落日还收钓筒去。
收尽沙头白鸟飞,蒹葭暮雪满蓑衣。
千门万户拥被卧,独钓寒波人未归。
癸酉冬赴部除夜宿信州客舍
隔屋青灯一点明,卧听檐雨落三更。
无因作得还乡梦,门外儿童爆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