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风因步缓,倚竹觉身微。
《病四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首句“不耐秋山色”,透露出诗人对秋天山色的敏感和对季节更替的微妙感受。接下来,“扶筇一启扉”则展现了诗人行动不便的状态,通过这一细节,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畏风因步缓,倚竹觉身微。”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行走时的谨慎与身体的虚弱感,通过“畏风”和“倚竹”这两个动作,形象地表现了病态下的无力与依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衰柳拂茅屋,孤鸿立钓矶。”这两句将视线转向了周围的环境,衰败的柳树轻轻拂过茅屋,孤独的大雁站立在垂钓的石矶上,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最后,“夕阳村犬吠,林外有僧归。”日落时分,村庄中的狗开始吠叫,远处的僧人正归家,这些日常景象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既是对自然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生活常态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时间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月十五日夕照寺冒巢民先生生日冒鹤汀主人
桃叶衣冠初结社,问年三百风中马。
一春阴雨罕逢晴,瓣香萧寺徒悲咤。
冒生旧是文章裔,折简招邀置杯斝。
当时水绘盛宾客,闻风色动况亲炙。
千场歌舞见平生,一老东南支风雅。
只今辙迹久如扫,极目江河真日下。
品核裁量两无用,暮唶朝唏徒自诧。
纵论往事致惋慨,略遣词流供慰藉。
僧寮冒雨有何好,归路春泥役没輠。
固知犹是声气事,谁信能无童仆讶。
终当万事不挂眼,一醉千忧聊可写。
漠漠吹花满四邻,依依风柳摇台树。
皇天会有晴霁时,散策春林观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