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萧 岩 宋 /周 惠 万 里 藏 云 境 界 宽 ,仙 源 江 上 起 峰 峦 。莺 啼 翠 柳 三 春 暖 ,松 隐 清 风 六 月 寒 。飞 雁 忽 惊 天 柱 过 ,蛰 龙 犹 向 石 潭 蟠 。宦 游 争 道 兹 岩 好 ,林 下 何 曾 得 共 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峰峦(fē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宦游(huàn yóu)的意思:指官员在不同地方任职,到处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境界(jìng jiè)的意思:境界指一个人的修养、素质、水平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惊天(jīng tiān)的意思:形容事件或事物极为惊人、震撼人心。
里藏(lǐ cáng)的意思:指在某个地方或某个物体内部隐藏着重要的东西或有价值的信息。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石潭(shí tán)的意思:指人的心境如同平静的石潭一般,没有波澜,不受外界影响。
天柱(tiān zhù)的意思:指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持或依靠。
仙源(xiān yuán)的意思:指仙人的来源或仙人的故乡。比喻高尚的品质、智慧或美好事物的源头。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蛰龙(zhé lóng)的意思:指有才能、有本领的人潜伏在暗中等待时机。
争道(zhēng dào)的意思:争夺权力或地位。
- 翻译
- 广阔的天地隐藏着云层,仙人之源江面上耸立着山峦。
黄莺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三月的春天温暖如诗,松树在六月的清风中显得清凉。
飞翔的大雁突然被天柱般的景象惊动,冬眠的蛟龙仍盘踞在石潭深处。
仕途之人争相称赞这里风景优美,但在山林之下,又有谁能共享这份宁静欢乐呢?
- 注释
- 万里:形容非常辽阔。
藏:隐藏。
境界:景色或意境。
宽:广阔。
仙源:指仙境或传说中的美好地方。
峰峦:山峰连绵。
翠柳:绿色的柳树。
三春:早春、仲春和暮春。
暖:温暖。
松隐:松树隐藏。
清风:凉爽的风。
六月寒:形容清风带来的凉意。
飞雁:大雁。
天柱:比喻高大的山峰。
蛰龙:冬眠的龙。
石潭:石头围成的水潭。
蟠:盘绕。
宦游:做官在外旅行。
争道:争相称赞。
兹岩:这处岩石。
林下:山林之中。
共欢:共享欢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自然景象,以萧岩为背景。"万里藏云境界宽"展现了山势的辽阔与云雾缭绕的神秘感。"仙源江上起峰峦"则点明了山川位于江边,犹如仙境般迷人。
"莺啼翠柳三春暖"通过莺鸟的鸣叫和翠柳的嫩绿,渲染出春天的生机盎然和温暖气息。"松隐清风六月寒"则以松树和清风暗示即使在炎热的六月,山中仍有清凉之感。
"飞雁忽惊天柱过"借飞雁穿越天际的瞬间,增添了动态的意象,让人想象山的高耸。"蛰龙犹向石潭蟠"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神秘生物,如龙潜伏在石潭,增添了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宦游争道兹岩好,林下何曾得共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向往在这样的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宁静和欢乐,流露出归隐之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超脱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琴堂
一曲重弹子贱琴,三年风月总知音。
休言无补公家事,留得堂前竹树阴。
贺新郎.次卢申之韵
风月为佳节。更湖光、平铺十里,水晶宫阙。
若向孤山邀俗驾,只恐梅花凄咽。
有图画、天然如揭。
好看骚人冰雪句,走龙蛇、醉墨成三绝。
尘世事,谩如发。真须脚踏层冰滑。
倚高寒、身疑羽化,水平天阔。
目送云边双白鹭,杳杳冲烟出没。
□□□、□□□□。
唤醒儿曹梁甑梦,把逍遥、齐物从头说。
洗夜光,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