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服四首·其四礼莲池大师塔》
《和子服四首·其四礼莲池大师塔》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宏公留蜕在,浩劫自长新。

梵网群皈命,遗灯一照人。

浮云空相尽,枯木幻容真。

看取孤峰色,应知不住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皈命(guī m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彻底投降,放弃抵抗,甘心接受命运的安排。

浩劫(hào jié)的意思:指灾难性的大破坏,毁灭性的灾难。

看取(kàn qǔ)的意思:观察并取得有关信息或经验。

空相(kōng xiāng)的意思:形容虚假的外表,没有真实内涵。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相尽(xiāng jìn)的意思:彼此都尽力,互相努力。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和子服四首(其四)礼莲池大师塔》中的一首。诗中充满了对莲池大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首句“宏公留蜕在,浩劫自长新”以“宏公”指代莲池大师,表达了大师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教诲如同永恒之物,不因时间流逝而衰减,反而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愈发显得珍贵和新奇。

接着,“梵网群皈命,遗灯一照人”描绘了大师的影响力,如同指引众生的明灯,无论是在佛教的信仰体系中,还是在个体心灵的探索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的“梵网”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某些经典或教义,强调了大师对佛教理论的贡献。

“浮云空相尽,枯木幻容真”则进一步阐述了大师的精神境界。通过将大师比作能够穿透虚幻表象、洞察事物本质的存在,表达了大师思想的深邃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这里的“浮云”象征着表面现象或虚无,而“枯木幻容真”则意味着在看似枯萎的外表下,存在着真实和真理。

最后,“看取孤峰色,应知不住身”以自然景观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大师精神的追思。孤峰的颜色象征着大师的品格与智慧,而“不住身”则暗示大师虽已离去,但其精神永存,如同山峰一般,屹立不倒,给人以启示和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莲池大师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大师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和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大师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下第寄欧阳瓒

诗人道僻命多奇,更值干戈乱起时。

莫作江宁王少府,一生吟苦竟谁知。

(0)

诗偈·其六十六

心王不了事,遮莫向名山。

纵令见佛像,实以不相关。

猿猴见水月,捉月始知难。

(0)

诗偈·其四

劝君师子吼,莫学野干鸣。

若能香象起,感得凤凰迎。

(0)

寄华阴司空侍郎

剑佩已深扃,茅为岳面亭。

诗犹少绮美,画肯爱丹青。

换笔修僧史,焚香阅道经。

相邀来未得,但想鹤仪形。

(0)

汝坟蒙从弟楚材见赠时郊将入秦楚材适楚

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

汝水忽凄咽,汝风流苦音。

北阙秦门高,南路楚石深。

分泪洒白日,离肠绕青岑。

何以寄远怀,黄鹤能相寻。

(0)

石淙·其三

荒策每恣远,戆步难自回。

已抱苔藓疾,尚凌潺湲隈。

驿骥苦衔勒,笼禽恨摧颓。

实力苟未足,浮誇信悠哉。

顾惟非时用,静言还自咍。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