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春阳(chūn yáng)的意思:春日的阳光,比喻温暖和煦的阳光。也比喻春天的气象或春天的景色。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流俗(liú sú)的意思:流行的习俗或风尚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霜霰(shuāng xià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也比喻严寒的环境或气氛。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相因(xiāng yīn)的意思: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因依(yīn yī)的意思:因为依赖、依靠
有古(yǒu gǔ)的意思:有古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表示某事物的历史悠久、古老、有历史价值。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贞固(zhēn gù)的意思:坚定不移,坚定不变。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二三月间,桃李竞相绽放的春日景象,以及山中古木与丛竹坚韧不屈的生命力。诗人通过对比君子之心与世俗之变,表达了对坚守正直品格的赞美。
首句“洛阳二三月,桃李争芳菲”,开篇即以洛阳的春天为背景,桃李花开,生机勃勃,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接着“朝随春阳媚,暮逐东风飞”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花朵在春日阳光下娇艳欲滴,傍晚时分随风轻舞的动态美,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活力与变化。
“山中有古木,丛竹相因依”则转向对自然界的描写,山中的古木与丛竹相互依靠,共同生长,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而“苍然抱贞固,不为霜霰欺”更是赋予了这些植物以人格化的形象,它们虽历经风雨,却依然保持坚贞不屈的品质,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
最后,“由来君子心,流俗那能移”一句,诗人将自然界的坚韧与人类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强调了君子之德的坚定与不易改变,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人性的思考,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力,也传达了对坚守正直、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的赞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韩文公画像分题
微言昔废绝,大道随荒榛。
上下千岁间,天将复斯文。
若人实命世,述作参鬼神。
横制万里波,不为流俗珍。
大音破昏聋,有若雷霆震。
惜乎世莫用,竟以奇怪闻。
哀哉揭阳贬,势屈道则伸。
孔子亦有言,求仁而得仁。
我昔读其书,固常见其人。
迩来观遗像,忽若平生亲。
轮扁不言巧,丹青岂复真。
尚存高山意,俯仰冀日新。
姑苏蒋公北池诗
浙江汤汤,南国之纪。句章之乡,居巢之里。
天子命公,二邦更治。越人之嗟,吴人之喜。
公之为政,简而易从。不严而威,敏以有功。
孽不及牙,奸折其绪。孰施斧斤,不见铓露。
老稚晏起,壮服于亩。椸有浣衣,廥有多稌。
公之退公,乐是北池。飞阁渠渠,虚廊迟迟。
鱼跳于藻,渚有凫鹥。钓亭桧岛,其水涟漪。
公之退公,以豫以游。邦人喜公,尚无疾忧。
邦人祝公,百禄是遒。匪公其私,王家之休。
我思建官,公理众政。与民最亲,惟时守令。
其有不臧,根心之螟。小犹虮虱,肤皮是营。
于铄有宋,一统万方。千里所付,几人曰良。
凡领王民,守土之吏。有理如吴,帝道则粹。
我歌北池,爰颂公德。以告后人,勿污勿塞。
《姑苏蒋公北池诗》【宋·张方平】浙江汤汤,南国之纪。句章之乡,居巢之里。天子命公,二邦更治。越人之嗟,吴人之喜。公之为政,简而易从。不严而威,敏以有功。孽不及牙,奸折其绪。孰施斧斤,不见铓露。老稚晏起,壮服于亩。椸有浣衣,廥有多稌。公之退公,乐是北池。飞阁渠渠,虚廊迟迟。鱼跳于藻,渚有凫鹥。钓亭桧岛,其水涟漪。公之退公,以豫以游。邦人喜公,尚无疾忧。邦人祝公,百禄是遒。匪公其私,王家之休。我思建官,公理众政。与民最亲,惟时守令。其有不臧,根心之螟。小犹虮虱,肤皮是营。于铄有宋,一统万方。千里所付,几人曰良。凡领王民,守土之吏。有理如吴,帝道则粹。我歌北池,爰颂公德。以告后人,勿污勿塞。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1767c671c8ce27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