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山(bā shān)的意思:指巴蜀山区,也泛指险峻的山岳地带。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愁肠(chóu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忧愁、痛苦。
春幡(chūn fān)的意思:指春天的景象,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烂。
丁香(dīng xiāng)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风信(fēng xìn)的意思:指传递消息或信息的方式和方法。
画栏(huà lán)的意思:指用画或雕刻的方式来装饰栏杆或屏风,形容装饰精美、华丽。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呖呖(lì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明节(míng jié)的意思:指坚守正义、遵循原则、不受外界诱惑和压力的节操和品德。
鸟使(niǎo shǐ)的意思:指能够驯养和驾驭鸟类,使其为自己所用的人。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四番(sì fān)的意思:四次;多次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闲时(xián shí)的意思:指空闲的时间或没有事情可做的时候。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遥望(yáo wàng)的意思:远远地看着,期待着或思念着。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丁香结(dīng xiāng jié)的意思:形容夫妻恩爱,百年好合。
二十四(èr shí sì)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智慧或技能非常高超。
清明节(qīng míng jié)的意思: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是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二十四番风(èr shí sì fā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表现多变,善于变化。
二十四番风信(èr shí sì fān fēng xìn)的意思:指说话虚假、信口开河,毫无根据或不可靠的消息。
-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以莺啼和桃花李花为背景,暗示了时光流转和孤独之情。"柳外莺啼声呖呖",以莺鸣声的清脆悦耳反衬出环境的宁静,而"桃李闲时,已过清明节"则点明了时节更迭,清明已过,春意渐浓。接下来的"独倚画栏人寂寂",通过人物独自倚栏的静态画面,传达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愁绪,"愁肠不解丁香结"更是将抽象的情感寄托于丁香结的形象,寓意愁绪难以解开。
"二十四番风信急",描述春风频繁变换,暗示季节的快速推进,而"空系春幡,难护花如雪"则表达了对春花易逝的无奈,以及无力挽留的美好事物。最后,词人借"遥望巴山云似织"的景致,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希望借助飞鸟传递消息,展现出深深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景色,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亲人怀念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