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阳郭德谊挽词·其二》
《东阳郭德谊挽词·其二》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闾里哀挽佳城九泉

车行靡靡丹旐翩翩

肠断西沉日,泪流东逝川

空馀书剑在,石洞风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挽(āi wǎn)的意思:表示对死者表示悲痛和缅怀。

肠断(cháng duàn)的意思:形容极度伤心、悲痛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车行(chē xíng)的意思:指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像车一样连续不断,如车辆行驶一样,形容顺利进行或顺序连贯。

丹旐(dān zhà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的笔调优美、华丽。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佳城(jiā chéng)的意思:指非常美好的城市或建筑物。

九泉(jiǔ quán)的意思:指人死后葬在地下的墓穴,也指人死后的世界。

闾里(lǘ lǐ)的意思:指家乡、故乡。

靡靡(mǐ mǐ)的意思:形容某人无精打采、无力气的样子。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逝川(shì chuān)的意思:指时间流逝,如同水流一样迅速。

石洞(shí dòng)的意思:指人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不思进取,不肯努力奋斗。

素车(sù chē)的意思:指没有装饰、装修的车辆,比喻人的外表朴素简单,不加修饰。

西沉(xī chén)的意思:指西方的文化、思想、价值观等对中国的影响逐渐深入和扩大。

鉴赏

这首挽词描绘了对故人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闾里应哀挽,佳城閟九泉",邻里间为逝者哀悼,墓地深埋于地下九泉,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素车行靡靡,丹旐去翩翩",白色的丧车缓缓前行,红色的丧旗随风飘扬,形象地展现了送别仪式的庄重与哀伤。"肠断西沉日,泪流东逝川",夕阳西下,令人肝肠寸断;泪水如东流之水,无法止息,生动地刻画了哀痛至极的情感。"空馀书剑在,石洞贮风烟",仅剩下的书籍与剑物,以及墓穴中封存的风烟,象征着逝者生前的物品与记忆,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思念。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次韵和麻直讲题杨直讲所种三樗树

谁能知散木,封植亦无心。

岁月如视荫,栖迟还息阴。

宦情移柳在,诗兴爱棠深。

定有归飞翼,怀音似泮林。

(0)

挽胡太傅二首·其一

州来推博物,伯始贵中庸。

论道宜黄发,铭功遍景钟。

龙门馀旧客,马鬣怅新封。

后世瞻遗德,南山万丈峰。

(0)

送毕长官

铜墨非君志,仙凫为我来。

三年话倾盖,十日算衔杯。

许与羞垂白,飞腾指上台。

倚门方有待,未觉厌京埃。

(0)

幽居

住处必松竹,经年长自閒。

青苔仍有径,乱石更成山。

饮水却馀乐,荷锄谁愧颜。

悠然谢车马,听客到门还。

(0)

湘中阻风

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

小如飞鸥大奔马,一辈才去群复来。

一旬阴云色死灰,划劙掀簸初全开。

晨阳照空幸澄澈,蜚廉暴怒犹喧豗。

系舟沙渚依曲隈,岁晏永路真悠哉。

棹夫卷缩亦何恨,时乎宁有材不材。

(0)

在郡作

朱门深沈十二戟,高槐蔽庭有佳色。

今时督府雄汉魏,鲁国太山四千石。

读书作文五十年,齿牙脱落头半白。

平生心事竟何许,衮衮簿书为报国。

吾衰不复梦周公,闻道家丘居在东。

垂老才为少司寇,杀一正卯那为功。

诗书误身既可信,却忆扛鼎之重瞳。

宰割山河一何壮,指麾天地如回风。

背关怀楚更龌龊,沐猴而冠涂遂穷。

区区诸老为城守,头胪晓入旌旗红。

鲁人之皋乃自昔,犹复弦歌一亩宫。

圣贤万事尽有命,世人何用誇材雄。

府丞久吏掾史健,时雨沾足年谷丰。

深居闭閤不复出,曲肱甘寝日正中。

昔闻汲黯淮阳亦如此,乃不及舞文巧诋为诈忠。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