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僧垂乱发,杉阁夜寒饶。
开锁容铺榻,求钱为造桥。
岳笔亲题坏,前朝恨未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夜晚的寂寞与孤独。"一僧垂乱发,杉阁夜寒饶"展现了僧人的形象,他的头发杂乱,不修边幅,身处于杉木构成的高阁中,夜晚的寒气逼人。这两句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孤独求索的情怀。
接下来的"开锁容铺榻,求钱为造桥"则透露出僧人生活中的现实困境。他打开寺庙的大门,让尘世间的俗务暂时入侵,甚至需要为修建桥梁而向外界乞讨。这不仅反映了寺院的物质匮乏,也暗示了一种宗教与世俗之间微妙的联系。
"猕猴窗外啸,鼯鼠烛前跳"这两句通过描写夜间猕猴和鼯鼠的活动,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感和寺庙的宁静氛围。猕猴在窗外叫啸,鼯鼠在烛光下跳跃,这些细节丰富了诗歌的情景,也映衬出僧人的孤寂。
最后两句"岳笔亲题坏,前朝恨未销"则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岳笔"可能指的是山川巨笔,"亲题"意味着亲手书写,而"坏"字有毁坏或不完整之意,这里可能暗示历史的残缺和个人对于往昔的怀念。而"前朝恨未销"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时代的无尽思念和无法磨灭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夜晚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记忆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超脱而又关联于世俗、怀旧而又面向未来的复杂心境。
鸾骖不是厌尘凡,王母瑶池促驾还。
家在两三千里外,人生一十六年间。
好随神女游舒水,难伴文君归蜀山。
试向仙源问消息,桃花零落水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