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游十方刹,持华候九生。
愿以慈悲手,提奖共西行。
这首诗是对佛教中观音菩萨的赞美,描绘了观音菩萨以其无边的慈悲和神通力帮助众生。"观音助远接,势至辅遥迎"表达了观音菩萨对于远方有难之人的救援及时而至的能力。"宝瓶冠上显,化佛顶前明"则是对其持有的净水宝瓶和头顶化出佛像的神通变化的赞叹。
"俱游十方刹,持华候九生"中的“十方刹”指的是宇宙间无尽的佛国,“持华候九生”则可能是指观音菩萨以莲花接引众生到净土。最后“愿以慈悲手,提奖共西行”表达了诗人对观音菩萨慈悲为怀、引导众生向善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描绘和崇敬之情,展现了佛教中菩萨救度众生的宗教理念,以及诗人对于观音菩萨无尽慈悲和神通力的深刻理解。
雨脚飘愁,帘腰通梦,迸作旅窗魂断。
才侵露幌,乍落平沙,天际阵云驱雁。
憔悴江关,庾郎孤馆,端忧烛花频剪。
叹逢秋、多感书空,无字信沈人远。
还自忆、绣幕销春,锦屏围昼,剩遣护寒憎煖。
花閒腻语,柱底芳尘,多少乳莺娇燕。
谁道离居茂陵,弦冷琴台,酒疏梁苑。
送边声、不过潇湘,双悬泪眼。
虹渚云高,丽谯风寂,倦睡不堪残暑。
十二珠栏閒倚遍,紞紞城头更鼓。
窥人帘罅月来,芳汗罗襟,银床冰簟凝酸楚。
谁道梦难寻觅,游仙归路。
还又曲绕屏山,绮疏六面,断魂知在何处。
醒来已、泪沾袖浥,碧波远、潇湘西去。
耿盈望、琼楼玉宇。漏长香短销兰炷。
者寸寸柔肠,禁他寸寸成灰否。
东井移星,北扉占凤,后房多少娉娗。
文战阑时,风流阵里论兵。
蛾眉画了还重画,要容斋、笔下调停。
与梅妃、生小同乡,惯妒华清。
五家队仗风车斗,纵持衡公道,雀燕难平。
夺婿瑶光,居然近在银屏。
影钞小宋蓉城案,妒春寒、半臂争擎。
到今朝、妒妇津头,风浪犹惊。
云中青凤辇。绰约灵妃,试偷开啼眼。
丛丛烟筱,堪截作、碧玉苕华仙琯。
青峰江上,杳难逢、宫眉春展。
把御垆金鹧香斑,写入竹枝哀怨。
苍梧一抹横云,任倚遍修篁,罗袖寒浅。
红兰泫露,还仿佛、慢转秋波娇眄。
璇宫夜泣,可织得、银床冰簟。
胜后来、宴冷瑶池,苦竹黄云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