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卉(bǎi huì)的意思:形容花草繁盛,各种各样的花草。
春阳(chūn yáng)的意思:春日的阳光,比喻温暖和煦的阳光。也比喻春天的气象或春天的景色。
摧折(cuī shé)的意思:摧毁、打击、挫败
风知(fēng zhī)的意思:风知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对事物的了解或者掌握的程度非常深,了解得非常透彻。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疾风(jí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迅猛,速度极快。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劲草(jìng cǎo)的意思: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生命力旺盛。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软美(ruǎn měi)的意思:形容柔和、优美的美好景象或气质。
失言(shī yán)的意思:不慎说错话或说出不合适的话语。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特立(tè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思想、行为等方面与众不同,独立自主,不随大流。
脱落(tuō luò)的意思:指物体从原本的位置或状态中分离或掉落。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妩媚(wǔ mèi)的意思:形容女子姿态娇媚动人。
下视(xià shì)的意思:低头看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疾风知劲草(jí fēng zhī jìng cǎo)的意思:只有在狂风暴雨中才能看出谁是坚强的朋友。
- 翻译
- 春天的阳光竞相明媚,百花色彩鲜艳。
凉爽的秋天,风露频繁,花草大多凋零枯萎。
一旦遭受霜雪侵袭,它们迅速凋落,如同被扫除一般。
唯有坚韧如金石的生命,依然翠绿,从未衰老。
俯瞰那些柔弱的花草,它们自身无法抵挡风雨的摧残。
古人曾有言,疾风之下,才见坚韧的草木。
- 注释
- 春阳:春天的阳光。
竞妩媚:争相明媚。
百卉:各种花卉。
颜色好:色彩鲜艳。
凉秋:凉爽的秋天。
风露:风中的露水。
竞枯槁:竞相凋零枯萎。
一朝:一旦。
脱落:凋落。
遽如扫:迅速如扫除。
特立:独特屹立。
金石姿:如金石般坚韧。
青青:翠绿。
未尝:从未。
老:衰老。
下视:俯瞰。
软美辈:柔弱的花草。
摧折:摧残。
不自保:无法保护自己。
古人:古代的人。
几失言:几乎有误的言论。
疾风:猛烈的风。
知劲草:显现坚韧的草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百花争妍、秋风吹来树叶枯萎以及冬雪霜冻后植物凋零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通过对比,表达了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对那些轻言失信之人的批评。诗中采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如春阳下的花卉与秋风后的枯叶,金石般坚固的树木与容易摧折的柔美枝条,以及经受严寒仍不凋谢的特立之物与轻易失信的古人。这样的对比突出了坚守不屈的品质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如“春阳竞妩媚”、“百卉颜色好”描绘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凉秋风露来”、“往往竞枯槁”则是秋天萧瑟的写照。诗人通过“一朝受霜雪,脱落遽如扫”表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脆弱与无常。而“特立金石姿,青青未尝老”则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不随时间流逝而凋谢的形象。
最后,“下视软美辈,摧折不自保”通过对比展现了柔弱之物易受伤害,而“古人几失言,疾风知劲草”则是对那些轻易失信者的指责,赞扬在逆境中仍能坚持自己立场的品格。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四季变化,更通过自然景象隐喻出人生哲理和道德教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元日
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乾。
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
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
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
忆山送人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
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蛇蚖。
乘春乃敢去,匍匐攀孱颜。
有路不容足,左右号鹿猿。
阴崖雪如石,迫暖成高澜。
经日到绝顶,目眩手足颠。
自恐不得下,抚膺忽长叹。
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
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山。
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
朅来游荆渚,谈笑登峡船。
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
长风送轻帆,瞥过难详观。
其间最可爱,巫庙十数巅。
耸耸青玉干,折首不见端。
其馀亦诡怪,土老崖石顽。
长江浑浑流,触齧不可拦。
苟非峡山壮,浩浩无隅边。
恐是造物意,特使险且坚。
江山两相值,后世无水患。
水行月馀日,泊舟事征鞍。
烂熳走尘土,耳嚣目眵昏。
中路逢汉水,乱流爱清渊。
道逢尘土客,洗濯无瑕痕。
振鞭入京师,累岁不得官。
悠悠故乡念,中夜成惨然。
《五噫》不复留,驰车走轘辕。
自是识嵩岳,荡荡容貌尊。
不入众山列,体如镇中原。
几日至华下,秀色碧照天。
上下数十里,映睫青巑巑。
迤逦见终南,魁岸蟠长安。
一月看三岳,怀抱斗以骞。
渐渐大道尽,倚山栈夤缘。
下瞰不测溪,石齿交戈鋋。
虚阁怖马足,险崖摩吾肩。
左山右绝涧,中如一绳悭。
傲睨驻鞍辔,不妨驱以鞭。
累累斩绝峰,兀不相属联。
背出或逾峻,远骛如争先。
或时度冈岭,下马步险艰。
怪事看愈好,勤劬变清欢。
行行上剑阁,勉强踵不前。
矫首望故国,漫漫但青烟。
及下鹿头坂,始见平沙田。
归来顾妻子,壮抱难留连。
遂使十馀载,此路常周旋。
又闻吴越山,中明水澄鲜。
百金买骏马,往意不自存。
投身入庐岳,首挹瀑布源。
飞下二千丈,强烈不可干。
馀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
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
问以绝胜境,导我同跻攀。
逾月不倦厌,岩谷行欲殚。
下山复南迈,不知已南虔。
五岭望可见,欲往苦不难。
便拟去登玩,因得窥群蛮。
此意竟不偿,归抱愁煎煎。
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
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
往求与识面,复见山郁蟠。
绝壁横三方,有类大破镮。
包裹五六州,倚之为长垣。
大抵蜀山峭,巉刻气不温。
不类嵩华背,气象多浓繁。
吴君颍川秀,六载为蜀官。
簿书苦为累,天鹤囚笼樊。
岷山青城县,峨眉亦南犍。
黎雅又可到,不见宜悒然。
有如烹脂牛,过眼不得餐。
始谓泛峡去,此约今又愆。
只有东北山,依然送归轩。
他山已不见,此可著意看。
《忆山送人》【宋·苏洵】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蛇蚖。乘春乃敢去,匍匐攀孱颜。有路不容足,左右号鹿猿。阴崖雪如石,迫暖成高澜。经日到绝顶,目眩手足颠。自恐不得下,抚膺忽长叹。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山。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朅来游荆渚,谈笑登峡船。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长风送轻帆,瞥过难详观。其间最可爱,巫庙十数巅。耸耸青玉干,折首不见端。其馀亦诡怪,土老崖石顽。长江浑浑流,触齧不可拦。苟非峡山壮,浩浩无隅边。恐是造物意,特使险且坚。江山两相值,后世无水患。水行月馀日,泊舟事征鞍。烂熳走尘土,耳嚣目眵昏。中路逢汉水,乱流爱清渊。道逢尘土客,洗濯无瑕痕。振鞭入京师,累岁不得官。悠悠故乡念,中夜成惨然。《五噫》不复留,驰车走轘辕。自是识嵩岳,荡荡容貌尊。不入众山列,体如镇中原。几日至华下,秀色碧照天。上下数十里,映睫青巑巑。迤逦见终南,魁岸蟠长安。一月看三岳,怀抱斗以骞。渐渐大道尽,倚山栈夤缘。下瞰不测溪,石齿交戈鋋。虚阁怖马足,险崖摩吾肩。左山右绝涧,中如一绳悭。傲睨驻鞍辔,不妨驱以鞭。累累斩绝峰,兀不相属联。背出或逾峻,远骛如争先。或时度冈岭,下马步险艰。怪事看愈好,勤劬变清欢。行行上剑阁,勉强踵不前。矫首望故国,漫漫但青烟。及下鹿头坂,始见平沙田。归来顾妻子,壮抱难留连。遂使十馀载,此路常周旋。又闻吴越山,中明水澄鲜。百金买骏马,往意不自存。投身入庐岳,首挹瀑布源。飞下二千丈,强烈不可干。馀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问以绝胜境,导我同跻攀。逾月不倦厌,岩谷行欲殚。下山复南迈,不知已南虔。五岭望可见,欲往苦不难。便拟去登玩,因得窥群蛮。此意竟不偿,归抱愁煎煎。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往求与识面,复见山郁蟠。绝壁横三方,有类大破镮。包裹五六州,倚之为长垣。大抵蜀山峭,巉刻气不温。不类嵩华背,气象多浓繁。吴君颍川秀,六载为蜀官。簿书苦为累,天鹤囚笼樊。岷山青城县,峨眉亦南犍。黎雅又可到,不见宜悒然。有如烹脂牛,过眼不得餐。始谓泛峡去,此约今又愆。只有东北山,依然送归轩。他山已不见,此可著意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c66770a4e4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