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债(bì zhài)的意思:避免债务或责任。
官契(guān qì)的意思:官方的契约或协议
雀角(què jiǎo)的意思:形容非常短小微不足道的东西。
若非(ruò fēi)的意思:如果不是;要不是
鼠牙(shǔ yá)的意思:形容牙齿非常尖锐。
文书(wén shū)的意思:指文书公文,泛指各种书面文件。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疑猜(yí cāi)的意思:怀疑和猜测
一纸(yī zhǐ)的意思:指一张纸,用来形容事物的轻微或短暂。
债台(zhài tái)的意思:债台是指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无法偿还的情况。比喻债务沉重或负担过重。
左券(zuǒ quàn)的意思:左券是指官员的授职文书。也用来形容官员履行职责的凭证。
避债台(bì zhài tái)的意思:指逃避债务的手段或地方。
鼠牙雀角(shǔ yá què jiǎo)的意思:形容非常微小,微不足道。
- 鉴赏
这首诗《日本杂事诗(其三十八)》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观察与思考。诗中以“左券”这一古代借贷契约的象征,巧妙地描绘了债务关系中的紧张与复杂。
首句“左券都凭官契来”,形象地描述了债务契约的严肃性与官方介入的必然性。这里的“左券”指的是古代借贷时,债权人持有的借据副本,一旦发生纠纷,需凭此据进行法律裁决。通过“官契”的引入,诗人暗示了政府在解决民间借贷纠纷中的角色和权威。
次句“鼠牙雀角不疑猜”,运用比喻手法,将债务问题的微妙与复杂比作老鼠牙齿和小鸟的羽毛,形象地表达了债务问题的琐碎与难以预测。同时,“不疑猜”三字则强调了人们对债务问题的普遍担忧与不安,以及对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不确定感。
后两句“若非一纸文书在,无地能容避债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出假设,如果没有书面证据(即“一纸文书”),债务人将无处可逃,无法躲避债务的追索。这不仅揭示了书面证据在法律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债务问题的严峻态度,以及人们对于法律公正性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黄遵宪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以及对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思与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衡岳感怀二首·其二
恭闻夏后圣,秉志切元元。
洪波荡中土,隐若裂肺肝。
不辞排决力,宁论胼胝艰。
去家七八载,三过不入门。
诚精格玄昊,金书下层峦。
禹拜受此书,治水识其端。
鞭挞蛟与螭,疏凿江与汉。
江汉故汤汤,河淮无溢湍。
九州一以平,四隩罄欢颜。
上启重华帝,巡狩驻瑶幡。
玄冕照林阿,韶韵播江潭。
爰以上公秩,望兹南维尊。
秩秩虞夏文,郁郁夔龙班。
缅思此盛际,千岁不可攀。
测知圣哲心,匪恣一身安。
顾予道未至,愿言归山樊。
山樊有故侣,终焉击壤欢。
洞庭看梨花柬别王淑士
与君期看盘螭花,忽漫乘风洞庭去。
洞庭十万梨花村,村村花发当湖曙。
石公山西龙渚湾,毛公坛下包山寺。
幽奇秀特天下无,临风绝叫何由寄。
生平小别无三月,相思累累动盈札。
自从升沉隔云泥,江波渺渺吴天阔。
别君三年一见君,简书催君行复发。
君不见城东岁暮雨窗西,两度幽怀不能说。
白门洵佳丽何如故山好,清游尚难同况乃。
期汗浩知君买山怀远志,笑我干时恋小草。
他年出处两茫茫,长使青山看人老。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