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尘客(chén kè)的意思:指行走在尘埃中的旅行者或游子,比喻在外漂泊的人。
处所(chù suǒ)的意思:指人们居住、工作、活动的地方。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风尚(fēng shàng)的意思:风尚指的是一种社会风气、流行趋势或时尚潮流。它是指人们在特定时期对待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总和。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合浦(hé pǔ)的意思:指两个地方、两个派别、两个势力等合并为一个,形成统一的力量。
客子(kè zǐ)的意思:指客人或外地人的孩子。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南冠(nán guān)的意思:指南方的帽子,比喻地位高、权力大的人。
秋蓬(qiū péng)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无依无靠,像秋天的蓬草一样漂泊无定。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子衣(zǐ yī)的意思:指儿童穿的衣服。
关山月(guān shān yuè)的意思:指在关山之上的明月,比喻离别时的相思之情。
- 注释
- 传闻:听说,流传的说法。
合浦:古地名,这里代指南方。
远向:飘向远方。
洛阳:古代都城,代表北方或故乡。
北风:北方吹来的风,常象征寒冷或艰难的环境。
尚:仍然。
嘶马:马因风而嘶叫。
南冠:楚国囚犯的帽子,后泛指囚犯,这里指远离家乡的人。
独不归:独自不能归家。
去云:离开的云,比喻离去的人。
目徒送:只能用眼睛送别。
离琴:离别时弹奏的琴。
手自挥:亲自挥手告别。
秋蓬:秋天的蓬草,随风飘荡,比喻流浪无依。
失处所:失去安身之处。
春草:春天生长的草,象征生命力和时间的流逝。
屡芳菲:多次展现出茂盛的样子,意指年年如此。
太息:深长的叹息。
关山月:关隘和山岭间的月亮,象征边疆或遥远的地方。
风尘:风和尘土,比喻旅途的劳苦或战乱。
客子:旅人,远离家乡的人。
衣:衣服,此处引申为旅途中的形象。
- 翻译
- 听说合浦的叶子,飘向远方的洛阳。
北方的风还在呼啸,让马儿嘶鸣,而戴着南冠的囚人却无法回家。
离去的云彩我只能眼睁睁看着,离别时亲手弹奏最后的琴音。
像秋天的蓬草失去了方向,春天的青草却年复一年地茂盛。
对着关山的月亮叹息,风尘中旅客的衣服满是旅途的痕迹。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江总的作品,名为《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 这两句通过合浦树叶飘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怀念和不舍。合浦在古代是江南与中原之间交通要道,叶子的飘飞象征着信息和思念的传递。
"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冬的萧瑟景象,北风呼啸,战马长嘶,却唯独诗人无法返乡,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这两句通过眼望天际送别和手执琴弦自弹,以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哀愁与孤独。
"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 这两句则写景抒情,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描绘,暗示了时光易逝,岁月难留,以及个人的悲凉感受。
"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最后两句,诗人面对关山之月,不禁长叹,内心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念和现实中的孤独与漂泊。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之情和时光流逝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漏迟.和赵立之
并湖游冶路。垂堤万柳,曲尘笼雾。
草色将春,离思暗伤南浦。
旧日愔愔坊陌,尚想得、画楼窗户。成远阻。
凤笺空寄,燕梁何许。
凄凉瘦损文园,记翠管联吟,玉壶通语。
事逐征鸿,几度悲欢休数。
莺醉乱花深里,悄难替、愁人分诉。空院宇。
东风晚来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