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夜 饮 杨 村 宋 /张 镃 转 柁 初 投 独 树 村 ,杖 藜 因 叩 小 蓬 门 。殷 勤 翁 媪 吹 茅 火 ,饤 饾 鸡 豚 荐 瓦 樽 。剩 喜 闰 时 无 暴 客 ,只 愁 连 雨 没 禾 根 。招 邀 纵 简 真 淳 在 ,欲 云 犹 嗔 稚 子 喧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暴客(bào kè)的意思:指行为凶暴、蛮横的人。
独树(dú shù)的意思:独树是指独树一帜、独具特色,与众不同。
鸡豚(jī tún)的意思:指鸡和豚,泛指家禽和家畜。
连雨(lián yǔ)的意思:连续不断地下雨。
蓬门(péng mén)的意思:指草屋的门,比喻贫苦的家庭。
平时(píng shí)的意思:平时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时刻,与特殊时刻相对。
瓦樽(wǎ zūn)的意思:指人愚笨、无知无能,也用来形容某些事物的质量不好。
翁媪(wēng ǎo)的意思:指年老的妇女。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招邀(zhāo yāo)的意思:
亦作“ 招要 ”。邀请。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三:“洒扫 黄金臺 ,招邀青云客。” 宋 苏轼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清 陈廷敬 《施愚山见寄长歌和答》:“忆昔相逢客京輦,城南华径纷招要。” 叶敬常 《割云亭雅集》诗:“琼楼玉宇最高处,文酒招邀乐不支。”
真淳(zhēn chún)的意思:真实纯朴,形容人品质真挚、态度真诚、言行朴实。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转柁(zhuǎn tuó)的意思:指人转变态度、改变立场。
- 翻译
- 船头转向驶入独树村,拄着藜杖敲响小蓬门。
热情的老夫妇用茅草生火,摆出丰盛菜肴敬酒杯。
庆幸平时无强盗骚扰,只担心连日下雨淹没了稻根。
尽管邀请简单,乡亲们的淳朴仍在,离开时孩子喧闹惹人恼。
- 注释
- 柁:舵。
投:转向。
独树村:一个村庄名。
杖藜:手杖。
蓬门:简陋的门。
翁媪:老夫妇。
吹茅火:用茅草生火。
饤饾:摆放食物。
鸡豚:鸡肉和猪肉。
瓦樽:陶制酒杯。
暴客:强盗。
连雨:连续下雨。
没禾根:淹没稻田根部。
招邀:邀请。
纵简:虽然简单。
真淳:淳朴的真情。
嗔:责怪。
稚子:小孩。
喧:喧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乡间独树村中夜晚饮酒的宁静与温馨情景。开篇“转柁初投独树村,杖藜因叩小蓬门”两句,通过转动柴扉、用杖敲打蓬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一种对自然和平淡生活的向往。
“殷勤翁媪吹茅火,饤饾鸡豚荐瓦樽”两句,则描绘了乡间老妇热情地为诗人准备晚餐的情景。其中,“殷勤翁媪”形象生动,展示了乡村生活中的真挚与温暖。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赞美。
“剩喜平时无暴客,祇愁连雨没禾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忧虑。这里的“暴客”指的是战争等突发事件,而“连雨没禾根”则是对农事的担忧。
最后,“招邀纵简真淳在,欲去犹嗔稚子喧”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们纯朴无华相聚时刻的留恋之情。即便是要告别,也会因为孩子们的哭闹而感到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夜饮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和平、自然与人文关怀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