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瑕 丘 王 少 府 唐 /李 白 皎 皎 鸾 凤 姿 ,飘 飘 神 仙 气 。梅 生 亦 何 事 ,来 作 南 昌 尉 。清 风 佐 鸣 琴 ,寂 寞 道 为 贵 。一 见 过 所 闻 ,操 持 难 与 群 。毫 挥 鲁 邑 讼 ,目 送 瀛 洲 云 。我 隐 屠 钓 下 ,尔 当 玉 石 分 。无 由 接 高 论 ,空 此 仰 清 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操持(cāo chi)的意思:指负责处理事务、安排事宜的能力和方法。
凤姿(fèng zī)的意思:指女子姿态优美,仪态端庄。
高论(gāo lùn)的意思:指言辞高尚、论述深刻的言论或观点。
过所(guò suǒ)的意思:过去的所在,指过去所经历或所在的地方。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见过(jiàn guò)的意思:见过表示曾经见到过或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情况。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鸾凤(luán fèng)的意思:鸾凤是指传说中的两种神鸟,代表着美好的事物或优秀的人物。在成语中,鸾凤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
梅生(méi shēng)的意思:指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开放,象征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目送(mù sòng)的意思:目送指目光追随着目标的离去,表达了对别人离去的关注、思念或送别之情。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清芬(qīng fēn)的意思:形容花草的香气清新芬芳。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所闻(suǒ wén)的意思: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屠钓(tú diào)的意思:指屠杀和捕捞,用于形容残忍和无情的行为。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仙气(xiān q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仙人般的神秘、超凡的气质和魅力。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瀛洲(yíng zhōu)的意思:指美丽的岛屿或地方。
玉石(yù shí)的意思:比喻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 注释
- 皎(jiǎo)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
梅生:即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
为郡文学补南昌尉。
王莽篡位,隐于九江一带,后传说成为神仙。
见《汉书·梅福传》。
鸣琴:喻瑕丘县令。
此用宓子贱治单父典,孔子的学生宓子贱为单父宰,弹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操持:常释为料理、操办、处理等。
于此,则意为操守。
鲁邑 :即唐鲁国之都,兖州治城瑕丘,今为兖州市。
瀛洲:海上仙山名。
屠钓:此为李白用姜尚典以自喻。
玉石:句读当为“玉、石”,玉即美玉,李白隐喻自己;石为普通石头,喻平常之人。
- 翻译
- 王少府,你玉树临风,身姿矫捷如仙鹤,神态超然像神仙。
你就是汉朝的仙人梅福啊,为什么来南昌作府尉?
你抱元守一,无为而治,甘守寂寞,清风袅袅,琴声铮铮。
你操持高尚,不入巢穴,冰清玉洁。
挥笔之间,诉讼了结,傲视王侯,目送飞云。
我现在隐居在渔民屠夫之间,你要玉与石分清。
无缘与你高谈阔论,只好远远地致意,表示仰慕之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子出众的风采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开篇“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两句,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非凡的外貌与神韵,让人联想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鸾凤以及仙境里的超然存在。这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赞叹,也隐喻着诗中人物的高洁脱俗。
“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表明这位风流才子虽然如梅花般清雅脱俗,却也要承担起世间的职责,成为一方之长。这不仅是对才子的赞美,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士人理想中的修养与担当。
“清风佐鸣琴,寂寞道为贵”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清风”和“鸣琴”,都是象征着高洁纯净的艺术享受,而“寂寞道为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认为真正的宝贵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接下来的“一见过所闻,操持难与群”强调了这位才子在一次相遇后就超越了以往的一切听闻,他的才能和修养已经达到了不凡的境界,使得普通人难以与其为伍。这是诗人对这位王少府深刻印象的表达。
“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则是诗人用笔墨描绘了王少府才华横溢,如同古代名相鲁仲连辩论无敌,又像是在目送他远去的情景,充满了对这位才子的敬佩和不舍。
“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表达了诗人对于王少府的认可与赞赏,将自己比作渔夫潜于水底,而将王少府比作能够辨别玉石真伪的人,强调了对他的高度评价。
最后,“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与这位才子一同讨论深奥事物的遗憾,只能在心中向往他的高洁气节和美好名声。这既是自谦,也是对王少府崇高境界的无限仰慕。
整首诗通过对王少府外貌、修养、才能以及其超凡脱俗的气质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李白对于友人的深刻认识和由衷的赞美,是一篇充满了崇敬与向往之情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