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壁垒(bì lěi)的意思:指阻碍或障碍,比喻限制或阻挠事物发展的因素。
垂堂(chuí táng)的意思:指老师或长辈对学生或晚辈的亲切关怀和宠爱。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谷王(gǔ wáng)的意思:指掌握粮食的人,也指掌握重大决策权的人。
缓带(huǎn dài)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缓慢,进展不快。
夔子(kuí zǐ)的意思:指忠诚、忠贞不渝的人。
临戎(lín róng)的意思:指临阵勇猛,战斗力强。
破荒(pò huāng)的意思:破荒指开垦荒地,使之有人居住。也比喻开辟新事业或发展新领域。
时艰(shí jiān)的意思:指时代艰难,社会困苦的时期。
文武(wén wǔ)的意思:文指文化,武指武力。文武表示文化与武力并重,既强调学问修养,又注重武艺技能。
细柳(xì liǔ)的意思:形容女子柔美婉转,如柳枝一般纤细婀娜。
下濑(xià lài)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声望、地位、能力等逐渐下降或衰退。
先声(xiān shēng)的意思:先声指的是在开始阶段就显示出声势或取得优势,预示着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元老(yuán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经验丰富的人,也泛指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并有较高威望的人。
壮猷(zhuàng yóu)的意思:形容气势雄伟、威武壮丽。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赠尹惺麓参知阅兵海上四首》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在艰难时期,尹惺麓参知在海上阅兵的情景,展现了其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的英姿。
首句“时艰岂复诫垂堂”,以“时艰”开篇,点明了当时局势的严峻,暗示了尹惺麓参知在此背景下进行阅兵的不易与重要性。“岂复诫垂堂”借用成语“戒之在色,勿忘垂堂”,意指在困难时刻,不应再提醒人们避免危险,而是要勇敢面对挑战。
接着,“缓带临戎此破荒”一句,描述了尹惺麓参知身着轻松的便装,却能从容应对军事行动,显示出他的智慧与决断力。这里的“破荒”既可理解为开创先例,也可解读为打破常规,展现出他在军事上的创新精神。
“幕有芙蓉开下濑,营开细柳列艅艎”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场景描写,将阅兵现场比作盛开的芙蓉花和排列整齐的细柳,以及划过水面的艅艎船,营造出壮观而和谐的画面感,同时也寓意着军队的精锐与纪律。
“移将壁垒从夔子,争遣芄蒲点谷王”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尹惺麓参知的军事策略与布局,他如同移动壁垒般灵活调整战术,确保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战略优势。同时,通过“芄蒲点谷王”的形象,暗示了他对敌方的精准打击和控制,展现了其高超的军事才能。
最后,“元老壮猷文武宪,先声今巳至扶桑”两句,赞扬了尹惺麓参知作为元老级人物,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出卓越的才能,还体现了文武双全的风范。同时,通过“先声”和“至扶桑”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与影响已经超越了地域界限,达到了深远的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尹惺麓参知阅兵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魅力,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军事力量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歌行
倏烁夕星流,昱奕朝露团。
粲粲乌有停,泫泫岂暂安。
徂龄速飞电,颓节骛惊湍。
览物起悲绪,顾已识忧端。
朽貌改鲜色,悴容变柔颜。
变改苟催促,容色乌盘桓。
亹亹衰期迫,靡靡壮志阑。
既惭臧孙慨,复愧杨子叹。
寸阴果有逝,尺素竟无观。
幸赊道念戚,且取长歌欢。
游白鹿洞
素婴丘壑情,况禀英贤想。
寤寐悬宿心,游盘得兹赏。
重阴始晦蒙,杲杲旋开朗。
揽胜据巉岩,探奇历榛莽。
境闲百虑空,意惬二仪广。
野色净巾衣,秋容成物象。
菊含露下英,泉作山中响。
柔叶稍朝零,刚条非夏长。
景光易流徙,今古同俛仰。
踌躇怅回轸,何时还独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