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称为(chēng wéi)的意思:被给予某种名称或称号。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凡夫(fán fū)的意思:指普通人,平凡的人。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芥子(jiè zǐ)的意思:比喻微小的事物或问题。
了了(liǎo liǎo)的意思:了解得很清楚,非常明白。
满中(mǎn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担任多个职务或承担多重责任。
内照(nèi zhào)的意思:指内部相互照应、相互配合,形容组织或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千界(qiān jiè)的意思:形容事物之多样、丰富、广泛。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刹那(chà nà)的意思:刹那意为极短的时间,瞬间。
无相(wú xiāng)的意思:没有相貌或形象,形容人或事物没有任何特征或特点。
无色(wú sè)的意思:没有颜色,指事物没有色彩。
相经(xiāng jīng)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经验
知情(zhī qíng)的意思:了解情况,知道内情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诸众(zhū zhò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事物。
自分(zì fēn)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三千大千(sān qiān 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极大,不可估量。
- 注释
- 身现:显现。
凡夫事:凡俗之事。
内照:内心洞察。
自分明:清晰。
三千大千界:广阔宇宙。
诸众生:众多生灵。
刹那:瞬间。
造有业:造作业行。
了了:明了。
总知情:了解一切。
纳安:包容。
芥子:极小的种子。
无相经:无相之教义。
常持:常常被保持。
人不识:被人忽视。
念时:默念时。
无色声:无声无色。
- 翻译
- 显现凡俗之事,内心洞察清晰。
广阔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充满其中。
瞬间造就业行,明了一切因果。
包容于芥子之中,名为无相之教。
常常被人忽视,默念时无声无色。
- 鉴赏
这首诗歌颂了佛家的观点,通过对内心的洞察和外界万象的感悟,体现了禅宗的修行理念。诗人以深邃的智慧,透过世间的红尘,看到了众生本无自性的真相。
"身现凡夫事" 指的是通过肉身这个凡人的载体去体验和理解世间万物。
"内照自分明" 则表达了对自己心性本真的深刻领悟,犹如镜子般清晰地映照出自己的真实状态。
"三千大千界" 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一个广大的宇宙或世界体系,而"满中诸众生" 则强调了这个宇宙中的每一个生命都被包含在内。
"刹那造有业" 描述了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产生各种善恶行为,而"了了总知情" 表示对这些行为后果的彻底了解和洞察。
"纳安芥子里,称为无相经" 这两句暗指佛教中的《金刚经》,其核心理念是万物皆为空,故名“无相”。诗人将这部经典比喻成藏于一粒芝麻(芥子)之中,表达了对深奥法义的敬畏。
"常持人不识,念时无色声"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境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往往不能认识到这份智慧,当诗人在静坐冥想中回味这一真理时,连声音都变得没有颜色,没有形相,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哲学的深刻领悟和个人修行体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禅悟境界和对宇宙万象的洞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次辛稼轩韵,与冯超然听老妓琵琶
慢撚么弦拨。似声声、雁啼秋水,鸦啼寒月。
急雨跳珠随断续,此恨不知自发。
叹鬓点、芦花残雪。
对镜当年秋娘妒,奈斜阳、隐树沉沉没。
芳草怨,向谁说。重提旧事伤情绝。
泪难收、鲛绡频掩,锁愁眉睫。
彷佛浔阳江头夜,湿到青衫透彻。
恍帘底、灯摇明灭。
借问荼蘼花零落,听红鹃、陌上何时歇。
无一语,但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