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前 辈 宋 /刘 克 庄 前 辈 日 以 远 ,斯 文 吁 可 悲 。西 人 皆 尚 友 ,近 世 例 无 师 。晚 节 初 寮 集 ,中 年 务 观 诗 。虽 云 南 渡 体 ,俗 子 未 容 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近世(jìn shì)的意思:指现代或近代。
可悲(kě bēi)的意思:形容情况或事物令人感到非常悲哀、可怜。
南渡(nán dù)的意思:指古代人民或军队由北方渡过江河南下,特指历史上刘备率军南渡长江,意味着转危为安,重获胜利。
前辈(qiá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职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更早出现或更高一级的人。
尚友(shàng yǒu)的意思:尊重和珍视朋友,重视友谊。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俗子(sú zǐ)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缺乏修养的人。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云南(yún nán)的意思:指天南地北,指代遥远的地方。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 注释
- 前辈:指过去的杰出人物。
斯文:这里指文化和学术风气。
吁:叹词,表示感慨。
悲:悲哀。
尚友:崇尚与朋友交往学习。
近世:近代。
无师:没有明确的师承关系。
晚节:晚年。
初寮:最初的朋友或同事。
务观诗:专注于研究诗歌。
云南渡:可能指某个著名诗人群体或风格,源自南方。
俗子:普通人,凡夫俗子。
窥:看,理解。
- 翻译
- 前辈们的身影渐行渐远,这种文化氛围真是令人感叹悲哀。
古人都崇尚与朋友交往学习,近代以来却少见有师承关系。
晚年时,起初的同僚们聚在一起,中年人则专注于研读诗歌。
虽然他们追求南渡诗人的风格,但凡夫俗子难以理解和欣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对前辈文学家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前辈日以远,斯文吁可悲"表明了诗人对于过去那些伟大文学家的时光越来越远感到惋惜与哀叹,认为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珍惜的。
接着,"古人皆尚友,近世例无师"则反映出诗人对古代崇尚情谊和学术交流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现实中缺乏良师益友的感慨。这里的“古人”指的是那些在文化、学问上都非常优秀的人物,而“近世例无师”则是说现在的时代里难以找到这样的榜样。
"晚节初寮集,中年务观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期许和文学追求。"晚节"指的是人生的后期或晚年,而"初寮集"则可能是指诗人计划在晚年时编撰一部作品集;"中年"则是指诗人目前的年龄阶段,"务观诗"表明了他对于诗歌艺术的执着和探索。
最后两句"虽云南渡体,俗子未容窥"可能是在说尽管有很多优秀的文学流派(如“云南渡体”),但在诗人看来,这些都不是一般平庸之辈所能理解和模仿的。这里,“俗子”指的是那些没有深厚学养、不够格的人。
总体来说,刘克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对个人文学修养的追求,以及对于当时文坛现状的某种批评和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河.丙申二月叔峤髯翁招游钓鱼台。台在西便门外西北十里许,裕陵避暑行宫在焉。土人名望湖楼,山色湖光,大似江乡风景,入夏尤清美,和清真韵
清宴地。宸游日下曾记。
金茎碧瓦出云霄,万翚飞起。
卷帘暮雨浣西山,浮眉空翠无际。古亭槛,今半倚。
御题禁扁犹系。当时胜事咏横汾,周庐万垒。
几年跸路锁东风,春云低覆寒水。
钓归舣艇趁晚市。渺湖光、如镜十里。
到此若忘尘世。向前村贳酒,旗亭相对。
閒听渔歌,烟波里。
锁阳台.陶斋昔赴欧西考察政治,购埃及古刻甚夥。余得其造像拓本,或云五千年前女王也。袒胸被发,冠如鸟形,手执镜制,甚异。无题识,徵同社赋之
金塔遗封,碧珉荒迹,争看绝域蛾眉。
青禽覆额,加冕属阏氏。
顾影春风美满,冰奁封、纤腕新持。
休轻道、无盐刻画,裸国少妍姿。
骞槎曾载石,摩挲翠墨,鞮译传疑。
已镌苕字翳,云雨迷离。
增我伊川一叹,蛮妆遍、举国东施。
空依约、风鬟雾鬓,海外补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