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民(ān mín)的意思:安抚百姓,使人民安居乐业。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锄犁(chú lí)的意思: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盗贼(dào zéi)的意思:指盗贼行为也有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即使是做坏事,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和原则。
国书(guó shū)的意思:指国家之间的书信往来,也指国家的公文书信。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枯旱(kū hàn)的意思:形容土地干旱缺水。
苦辛(kǔ xīn)的意思:形容经历了辛苦和痛苦。
陇亩(lǒng mǔ)的意思:陇亩是指陇西地区的一种古老计量单位,后来引申为指一片土地的面积。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相因(xiāng yīn)的意思: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有数(yǒu shù)的意思:有确切的数量或程度。
- 注释
- 陇亩:田地。
枯旱:干涸贫瘠。
锄犁:农具。
谩:徒然,空自。
苦辛:辛苦。
饥寒:饥饿和寒冷。
不免:难以避免。
盗贼:强盗。
恐:恐怕。
忧国:忧虑国家。
书生:读书人。
志:志向。
安民:安定百姓。
圣主:圣明君主。
仁:仁德。
丰凶:丰收与歉收。
端有数:自有定数。
斯民:它的子民。
- 翻译
- 田地仍然干涸贫瘠,农夫辛苦劳作却无收成。
饥饿和寒冷难以避免,盗贼恐怕也会随之而来。
忧虑国家的读书人胸怀大志,安定百姓是圣明君主的仁德。
丰收与歉收自有定数,上天本就爱护它的子民。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的《荐饥(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忧虑。首句“陇亩还枯旱”描绘了田地荒芜、干旱的景象,显示出农民的生产困境。接着,“锄犁谩苦辛”进一步强调了农夫们辛勤劳作却收成无望的无奈。
诗中反映出社会问题,农民“饥寒知不免”,暗示了他们面对饥饿和寒冷的艰难处境,而“盗贼恐相因”则预示着可能的社会动荡和治安问题。诗人将个人的忧虑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表达出“忧国书生志”的情怀,期待圣主能够施行仁政以“安民”。
最后两句“丰凶端有数,天本爱斯民”寄寓了天命和人道的思想,认为丰收或灾荒皆有定数,但上天本质上是关爱百姓的。这既是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也是对统治者改善民生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揭示了民间疾苦,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子温作驱疮诗伯初与顾景蕃皆属和蕃以谓不当止酒初以谓宜鍊元气予亦戏次其韵
小儿私化权,令行错穷冬。
淫疡薄皴肤,欲战垒块胸。
道人寖不平,怒发忽上冲。
馋夫犹收痂,义士唯吮痈。
快无仙爪爬,滥有苦剂攻。
坐令费讥诃,沾汗文字中。
虎头笔有神,众妖避其锋。
似闻以意医,请用三杯通。
阿兄言更深,细述葆鍊功。
二说俱可人,而子将何从。
酒醇傥消忧,气厚定保躬。
自然四体胖,那复百病凶。
吾闻柳州语,祸物人犹虫。
旻苍厌呻呼,疴痒应汝容。
疾去会有时,未为吾道穷。
汝自多识者,吾言犹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