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殿 中 杨 监 见 示 张 旭 草 书 图 唐 /杜 甫 斯 人 已 云 亡 ,草 圣 秘 难 得 。及 兹 烦 见 示 ,满 目 一 凄 恻 。悲 风 生 微 绡 ,万 里 起 古 色 。锵 锵 鸣 玉 动 ,落 落 群 松 直 。连 山 蟠 其 间 ,溟 涨 与 笔 力 。有 练 实 先 书 ,临 池 真 尽 墨 。俊 拔 为 之 主 ,暮 年 思 转 极 。未 知 张 王 后 ,谁 并 百 代 则 。呜 呼 东 吴 精 ,逸 气 感 清 识 。杨 公 拂 箧 笥 ,舒 卷 忘 寝 食 。念 昔 挥 毫 端 ,不 独 观 酒 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代(bǎi dài)的意思:百代意为许多代,形容时间的长久。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笔力(bǐ lì)的意思:指写作或书法的技巧和能力。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草圣(cǎo shèng)的意思:指擅长书法的人,特指擅长草书的书法家。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古色(gǔ sè)的意思:指古代的风貌、风格,或者指古代的色彩、氛围等。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挥毫(huī háo)的意思:挥毫是指用毛笔挥动,表示书法家挥毫泼墨,意味着写作或创作的动作。
见示(jiàn shì)的意思:得到启示或指点。
酒德(jiǔ dé)的意思:指酒品好,德行高尚。
俊拔(jùn bá)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貌英俊而挺拔。
练实(liàn shí)的意思:指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连山(l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峦相连,连绵不断。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溟涨(míng zhǎng)的意思:形容水面或河水涨得很高。
鸣玉(míng yù)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而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暮年(mù niá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阶段。
难得(nán de)的意思:罕见或不容易得到的
凄恻(qī cè)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哀怨深沉。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锵锵(qiāng qiāng)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清脆。
锵鸣(qiāng m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响亮。
箧笥(qiè sì)的意思:指文书、文件等积存的很多。
寝食(qǐn shí)的意思:指生活的基本需求,即睡眠和饮食。
舒卷(shū juàn)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轻松自在。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王后(wáng hòu)的意思:指君主的妻子,也用来形容妇女地位高贵、优雅、美丽。
微绡(wēi xiāo)的意思:微细而纤维状的丝线。比喻细小、微弱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逸气(yì qì)的意思:指心境超然、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也可指人的气质高雅、不拘小节。
云亡(yún wáng)的意思:指云彩消散或云气消失。
张王(zhāng wáng)的意思:指人们争斗不休,互不相让,无法取得共识。
- 翻译
- 这位杰出人物已经去世,他的草书圣迹难以寻觅。
如今你费心展示给我看,满眼都是深深的哀伤。
悲伤的风在轻薄的丝绸上吹过,仿佛万里古意盎然。
清脆的玉声回荡,如同挺立的松树般孤独而直率。
连绵的山峦环绕其中,大海般的笔力展现无遗。
他练习书法时,每一笔都清晰可见,墨色饱满。
才情出众的他主宰着这一切,晚年时对书法的追求更加极致。
未来张王之后,谁能与他比肩,流传百世呢?
啊,东吴的精华,他的超逸之气触动了人们的高洁理解。
杨公翻阅他的文房四宝,废寝忘食地欣赏。
回忆过去他挥毫泼墨,不仅仅是为了品鉴酒德。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题为《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通过对诗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对前贤张旭草圣的崇敬之情。
“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开篇便表达了对张旭去世已久、其草书艺术高深莫测的感慨。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张旭草书的稀有与不易领会。
“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这是诗人在看到杨监所藏张旭草书时的心境描写。"及兹"表明此刻亲眼目睹这份珍贵的艺术品,而"满目一凄恻"则传达了诗人看后心中涌起的不舍与哀愁。
“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悲风"象征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而"万里起古色"则是将书法艺术的深邃历史感与壮丽景观相结合。
“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这两句通过对声音和形态的细腻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草书笔触的刚健有力及书法艺术的高超技艺。
“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诗人借助自然景观比喻,强调张旭草书中蕴含的笔力如同连绵不绝的大山和奔腾不息的江水一样壮丽无比。
“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这两句表达了对张旭草书技艺精湛、笔法纯熟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书法艺术追求极致的态度。
“俊拔为之主,暮年思转极。”这里"俊拔"形容草书中笔力雄健而有节制,而"暮年思转极"则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时,对张旭草圣技艺的再次深思和追求极致的愿望。
“未知张王后,谁并百代则。”诗人通过这一问句,表达了对后世能否有人超越或与张旭相提并论的疑惑。
“呜呼东吴精,逸气感清识。”"东吴精"指的是张旭的草书艺术,如同古代东吴(今江南地区)的文化精髓一般。"逸气感清识"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洁气质和纯净认识的赞赏。
“杨公拂箧笥,舒卷忘寝食。”这里提到的是杨监轻抚装有张旭草书的箱笥,展开卷轴时便沉浸其中而忘却了睡眠与饮食。
“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大师挥洒墨香、创作佳作的情景回忆,以及对书法艺术和品酒乐趣不仅仅是单纯的欣赏,而是要融会贯通,领悟其深意。
整首诗通过对张旭草书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极高评价和个人情感的深厚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迎送神辞
惟龙湫兮其源莫穷,利万物兮精神可通。
岁大旱兮我民之恫,酌彼泉兮神听孔聪。
击鼓坎坎兮于神之宫,薄采溪毛兮馈进两公。
神欣欣兮鉴我民衷,神之来兮雨其蒙。
念我稼穑兮涤去烛烛。
瓶罂甚小兮膏泽其丰。
骄阳摧威兮奔走丰霳,民之讴歌兮千古英风。
旱既太甚神是籲兮,一勺之水为甘霔兮。
伊神正直歆诚愫兮,三日为霖弥旬注兮。
我稼既兴舟在步兮,微我两公余曷愬兮。
击鼓其镗山之下兮,桂酒椒浆饯神去兮。
功成惠孚去不顾兮,携幼扶鲐民塞路兮。
卒相有年多黍稌兮,泽惠无忘永终古兮。
题华亭尉厅梅馆
古梅瘦竹助萧疏,剪薙蒿蓬亦甚都。
报政未容须五月,却寻疏影向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