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卑卑(bēi bēi)的意思:形容言行低贱、卑微。
初学(chū xué)的意思:初步学习或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
从头(cóng tóu)的意思:从开始到结束,从头至尾。
大法(dà fǎ)的意思:指权威、法律、规章等。
克己(kè jǐ)的意思:克己指的是战胜自己的欲望和私心,以达到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境界。
恳恳(kěn kěn)的意思:真诚恳切
礼经(lǐ jīng)的意思:礼经是指《礼记》,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懂得礼仪和规矩。
往教(wǎng jiào)的意思:指按照教条或传统的方式行事,不思考、不创新。
懈惰(xiè duò)的意思:懒散、不勤奋,缺乏积极性。
由礼(yóu lǐ)的意思:指由于礼貌、谦虚而得到他人的尊敬和好感。
昭然(zhāo rán)的意思:明显、显而易见
终身(zhōng shēn)的意思:一生、终生
自我(zì wǒ)的意思: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意识。
- 注释
- 礼经: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教导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伦理。
昭然:明显、清晰可见,形容道理显而易见。
违:违背,不遵守。
卑卑:谦虚谨慎的态度。
礼立:以礼仪作为行为准则。
仁依:遵循仁爱之道。
芸苗:比喻人的品性或修养,如同培育庄稼。
持三勿:坚守‘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三条戒律。
四非:指四种错误的行为:主观臆断、武断专行、顽固不化、唯我独尊。
旧盟:过去的约定或承诺。
践:实践,履行。
懈惰:懒散松懈,不积极进取。
希:稀少,罕见,这里指期望值低。
- 翻译
- 你从《礼经》中略知一二,大道光明,世人不可违背。
起初学习时,谦逊谨慎,以礼仪为根基,一生都渴望遵循仁德。
我教导你,要坚守‘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三条原则,从头开始,摒弃一切不正当行为。
如果过去的约定可以实践,我要提醒你,警惕懈怠,长久保持内心的热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度正所作,题目为《去年微之国史读易彻章梦谒晦翁相与从容话言今年读周官再用前韵录以垂教正谨依韵酬谢(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学习经典如《礼经》和《周官》的深入理解,强调了遵循礼法和仁德的重要性。他提到通过自我约束,持守“三勿”(勿忘、勿助、勿夺),并坚决杜绝“四非”(非礼、非法、非义、非道)的行为。诗人还表达了对前辈如晦翁的敬仰,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实践旧有的教诲,警惕懈怠,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整首诗体现了儒家教育的精神,以及诗人对于学问追求的严谨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十五送陈起莘归长乐
过了梅花,纵有春风,不如早还。
正燕泥日暖,草绵别路,莺朝烟澹,柳拂征鞍。
黎岭天高,建溪雷吼,归好不知行路难。
龟山下,渐青梅初熟,卢橘犹酸。名场老我闲关。
分岁晚诛茅湖上山。
叹龙舒君去,尚留破砚,鱼轩人老,长把连环。
镜影霜侵,衣痕尘暗,赢得狂名传世间。
君归日,见家林旧竹,为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