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龙出云犹湿,石至丹成火欲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谁(ā shuí)的意思:阿谁是指某个人,但因为对方的身份不明确或者不方便直接点名,所以用阿谁来代替。
百越(bǎi yuè)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山地,也用来形容众多的山脉。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摩诘(mó jié)的意思:摩诘是一个佛教词语,指的是修行者通过苦行和修炼来摧毁自我,达到解脱的境界。
三吴(sān wú)的意思:指吴地,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松菊(sōng jú)的意思:指宽容大度,不计较小事情。
陶然(táo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满足的样子。
投荒(tóu huāng)的意思:指离开家园,到荒地上居住或从事艰苦的劳动。
烟水(yān shuǐ)的意思:指炊烟和河水,也泛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余香(yú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消失后,留下的余味或余泽。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单锷的《题张公洞》描绘了一幅隐逸与仙境交织的画面。诗中以“松菊投荒山水间”开篇,巧妙地将松树和菊花置于偏远的山水之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归隐自然的意境。接着,“阿谁指点到仙寰”一句,引人遐想,仿佛是有人引领着诗人穿越凡尘,到达了一个超脱世俗的仙境。
接下来的“洞门龙出云犹湿,石至丹成火欲寒”,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洞穴内外的神秘景象。洞口似乎有龙腾云起,云雾缭绕,而洞内岩石上可能留有丹药炼制后的痕迹,暗示着这里曾有过不凡的修炼或传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对神秘力量和古老传说的向往。
“百越楼台摩诘画,三吴烟水季鹰闲”则将画面拓展至更广阔的时空,将现实与艺术相融合。这里借用唐代画家王维(摩诘)的画作和东晋时期著名隐士、美食家张翰(季鹰)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既能在繁华的楼台间享受艺术之美,也能在宁静的烟水中寻得心灵的自由与闲适。
最后,“陶然醉卧花间酒,细纳余香满袖还”两句,以陶醉于自然之美的形象收尾,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他不仅在花间饮酒,享受生活的美好,还将这份余香带回家中,让这份快乐与美好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