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犬捕执将祭神,群犬随之号极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捕执(bǔ zhí)的意思:捕捉和抓住。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聪明(cōng mi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机智、反应敏捷。
等列(děng liè)的意思:指等级相同,排列在一起。
而况(ér kuàng)的意思:表示除了前面所说的情况之外,还有更加严重或重要的情况。
感叹(gǎn tàn)的意思:表示惊讶、赞叹、感慨等情感。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苟贱(gǒu jiàn)的意思:指为了保住生命或财产而委曲求全,不顾道义和原则,屈从于权势或境况的行为。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书礼(shū lǐ)的意思:指尊重书籍,以礼待书。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推恩(tuī ēn)的意思:推恩指推举有能力有德行的人担任官职,以回报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相贼(xiāng zéi)的意思:指互相勾结、共同作恶的坏人。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争功(zhēng gōng)的意思:争夺功劳或荣誉。
知微(zhī wēi)的意思:指能够洞察微小细节,触类旁通,从细微之处看出大问题。
执将(zhí jiāng)的意思:指坚定地执掌军队,统率军队作战。
-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只狗为了祭祀而捕捉到另一只狗,引发了一群狗的哀嚎,以此来探讨人性与动物性之间的关系。诗人邹浩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类残忍行为的批判,以及对动物之间情感联系的感慨。
诗的开头描绘了狗与狗之间的捕食场景,一只狗为了祭祀的目的捕获了另一只狗,这一幕引发了其他狗的强烈反应,它们的哀嚎声充满了悲痛和愤怒。诗人借此场景,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些看似低等的生物,在面对同类时会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情感?这不仅体现了动物间的亲情,也暗示了人类在面对同类时,是否也应该展现出同样的同情心和道德感?
接着,诗人将话题转向人类社会,指出人类自认为是天地间最尊贵的存在,拥有诗书礼乐的教化,能够推恩万物。然而,诗中却揭示了人类社会中存在着残忍和自私的行为,人们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不惜相互残害,这种行为与人类自认为的高贵身份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认为即便是微小的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能体现出复杂的情感和道德观念,相比之下,人类社会中的某些行为显得更为可悲和不值得赞扬。这种对比引发了诗人深深的反思,同时也让读者思考人类社会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整首诗通过动物的行为反观人类社会,以小见大,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善与恶的复杂性,以及在追求文明进步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基本道德和同情心的培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为遗蜕山中桃花作,寄冯云月
问山中、小桃开后,曾经多少晴雨。
遥知载酒花边去,唱我旧歌金缕。行乐处。
正蝶绕蜂围,锦绣迷无路。风光有主。
想倚杖西阡,停杯北望,望断碧云暮。
花知道,应倩蜚鸿寄语。年来老子安否。
一春一到成虚约,不道树犹如此。烦说与。
但岁岁、东风妆点红云坞。刘郎老去。
待有日重来,同君一笑,拈起看花句。
满庭芳
枫岭摇丹,梧阶飘冷,一天风露惊秋。
数丛篱下,滴滴晓香浮。
不趁桃红李白,堪匹配、梅淡兰幽。
孤芳晚,狂蜂戏蝶,长负岁寒愁。
年年,重九日,龙山高会,彭泽清流。
向尊前一笑,未觉淹留。
况有甘滋玉铉,佳名算、合在金瓯。
功成后,夕英饱饵,相伴赤松游。
春日怀王庆长
夜雨才沾地,朝晖已照墙。
润畦舒菜甲,暖树拆茶枪。
胡虏潜沙碛,关河息战场。
王孙缘底事,萍迹久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