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缘识·其五十》
《缘识·其五十》全文
宋 / 赵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金刚般若心,善破无明因。

我佛慈悲日,祇园见法身

菩萨慧眼,生死转为轮。

五蕴空尽六根染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慈悲(cí bēi)的意思:指心地仁慈,有同情心,对人对事都有宽容、关怀之情。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慧眼(huì yǎn)的意思:指具有聪明、敏锐的眼力,能够准确洞察事物本质和内在的特点。

见法(jiàn fǎ)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认识、处理方法。

金刚(jīn g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意志坚强,不易动摇。

空尽(kōng jìn)的意思:指全部用尽,没有剩余。

六根(liù gēn)的意思:指人体的六个感官,即眼、耳、鼻、舌、身、意。也泛指人的感官或感觉。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染尘(rǎn chén)的意思: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而变得不洁净。

五蕴(wǔ yùn)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和心灵所具备的五种方面的构成要素。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五蕴皆空(wǔ yùn jiē kōng)的意思:指万物皆无真实的实体存在,一切都是虚幻的。

注释
金刚般若:坚固无比的智慧。
心:内心。
无明因:迷惑的根源。
我佛:指佛教中的佛陀。
慈悲日:充满慈悲的日子。
祇园:古印度的一个著名佛教圣地。
法身:佛的本体或佛法的体现。
菩萨:修行者,佛教中地位次于佛的高级修行者。
慧眼:洞察一切的智慧之眼。
生死转为轮:生死轮回可以被转变和控制。
五蕴:佛教中指色、受、想、行、识五种心理和物质现象。
空尽:空无一物,达到涅槃境界。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
尘:世俗的烦恼或尘世间的事物。
翻译
金刚般若之心,能智慧破除迷惑之源。
在佛陀慈爱的日子里,在祇园见到法身显现。
菩萨开启智慧之眼,生死轮回变为掌控。
五蕴皆已空无,六根不再被尘世污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从内容来看,应该是融合了佛教思想的一首咏叹之作。诗中“金刚般若心”指的是佛教中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即坚固而深邃的智慧,用以破除无明(无知)和烦恼。接下来的“我佛慈悲日,祇园见法身”,则是表达对佛陀慈悲光辉之日的赞颂,以及在净园中得见佛陀真实不变的法身。

“菩萨开慧眼”指的是菩萨(即大乘佛教中的修行者)以智慧之眼观照世界,“生死转为轮”则是说他们能够超越生与死的轮回,达到解脱。紧接着,“五蕴皆空尽,六根不染尘”,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聚合物,是构成个人存在的基本要素,而“六根”则是眼、耳、鼻、舌、身、意,即感官和心念。诗中表达了这些本质上都是空的,并且不为尘世所染。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佛教概念,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境界,同时也透露出对佛法深刻理解与内心修养的态度。

作者介绍

赵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桐庐舟中即事

车前弯帽同声散,关外华簪一揖休。

惟有浙江潮好事,肯随逐客到严州。

(0)

夏旱四首·其四

甚歉不烦官踏旱,先输莫待吏催租。

辛勤终日拾遗穗,展转通宵据槁梧。

(0)

送真舍人帅江西八首·其七

少小闻人说复雠,至今禾黍遍宗周。

自怜谢病离军去,始听王师下海州。

(0)

送明甫初筮十首·其六

先绪微如线,未知谁亢宗。

翁犹惭父祖,汝可复惭翁。

(0)

药洲四首·其三

怪怪奇奇石,谁能辨丑妍。

莫教赞皇见,定辇入平泉。

(0)

荔枝龙眼二绝·其二

味尝不暇更论斤,买断何曾敢算缗。

谱与本经俱过眼,食之不老者何人。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