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岩 居 僧 宋 /赵 师 秀 开 扉 在 石 层 ,尽 日 少 人 登 。一 鸟 过 寒 木 ,数 花 摇 翠 藤 。茗 煎 冰 下 水 ,香 炷 佛 前 灯 。吾 亦 逃 名 者 ,何 因 似 此 僧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寒木(hán mù)的意思:指树木在严寒冬季没有叶子,显得凋敝。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前灯(qián dēng)的意思:指引前进的灯光,比喻前途的希望和指引。
少人(shǎo rén)的意思:指人数稀少,少之又少。
石层(shí céng)的意思:指由多层岩石堆积而成的地层,比喻事物的层次分明、有条理。
逃名(táo míng)的意思: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
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香炷(xiāng zhù)的意思:指香烟还未燃尽,香味仍在空气中弥漫。比喻人的声誉或美名在世间流传。
- 注释
- 开扉:开门。
扉,门扇。
何因:什么缘故,为什么。
- 翻译
- 把门开在峭壁上,一天到晚很少有人能爬上来。
一只鸟飞过寒冷的枯木,好几朵花在翠藤上便摇曳起来。
煮茶使用的是寒冰下面的水,而香火居然燃着佛像前的灯。
我也是一个逃避名声者,什么原因使我看起来很像这岩居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山岩之中的僧人的生活情景。首句"开扉在石层",展现了僧人居住环境的僻静与自然;"尽日少人登"则突出了其远离尘世的孤寂。接下来的两句"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通过动态的飞鸟和摇曳的花朵,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宁静,体现了僧人生活的恬淡与和谐。
诗人品茗时选择"冰下水",足见其清苦修行,而"香炷佛前灯"则暗示了僧人的虔诚与禅意。最后,诗人自谦为"逃名者",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以及对僧人生活方式的向往,以"何因似此僧"收束,流露出对这种简朴生活的羡慕和自我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寓含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的淡泊态度,具有浓厚的禅意和隐逸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台城路.送姚怡云之江南
平生未信江南好,输君者番归去。
明月扬州,古来英丽,端合仙才人在。俊游目许。
有载酒词场,吹箫仙侣。
艳想秾愁,一齐翻入四红谱。西风吟绪正苦。
又牵情冶柳,离恨千缕。
瘦砚敲霜,古笺啼月,真个销凝无主。相思怨汝。
教独自凭楼,冷吟谁语。一掬芙蓉,送君肠断句。
寄外
昔君曾奏三千牍,凛凛文风谁敢触?
乡老荐贤亲献书,邦侯劝驾勤推毂。
马头三控登长途,谓君此去离场屋。
整顿罗裳出送君,珠泪盈盈垂两目。
枕前一一向君言,马头犹自叮咛嘱。
青衫寸禄早荣归,莫遣妾心成局促。
秋天冬暮风雪寒,对镜懒把金蝉簇。
梦魂夜夜到君边,觉来寂寞鸳鸯独。
此时行坐閒窗纱,忍泪含情眉黛蹙。
古人惜别日三秋,不知君去几多宿?
山高水阔三千里,名利使人复尔尔。
昔年曾拨伯牙弦,未遇知音莫怨天。
去年又奏相如赋,汉殿依前还不遇。
时人不知双字讹,平川倏忽起风波。
当时南宫罢捷音,教妾沉吟杵中心。
为君滴下红粉泪,红罗帐里湿鸳衾。
愤愤调琴蝉鹊噪,默默吟诗怨桂林。
千调万拨不成曲,争那胸中气相掬。
千思万想不成诗,心如死灰自得知。
料得君心当此际,已拚抛却閒田地。
朝朝暮暮望君归,日在东隅月在西。
碧落翩翩飞雁过,青山切切子规啼。
望尽一月复一月,不见音容寸肠结。
又闻君自河东来,夜夜不教红烛灭。
鸡鸣犬吠侧耳听,寂寂不闻车马音。
自此知君无定止,一片情怀冷如水。
既无黄耳寄家书,也合随时寄雁鱼。
日月逡巡又一年,何事归期竟杳然?
堂上双亲发垂白,用尽倚门多少力。
孟郊曾赋游子行,陟岵如何不见情。
室中儿女亦双双,频问如何客异乡?
异乡知是育才处,人情不免且契慕。
低头含泪告儿女,游必有方况得所。
八月凉风满道途,好整征鞍寻旧路。
吾乡虽多俊秀才,往往怕君头角露。
圣朝飞诏下来春,青毡早早慰双亲。
飞龙公道取科第,男儿事业公卿志。
笔下密密为君言,书中重重写妾意。
秋林有声秋夜长,愿君莫把斯文弃。
《寄外》【元·吴氏】昔君曾奏三千牍,凛凛文风谁敢触?乡老荐贤亲献书,邦侯劝驾勤推毂。马头三控登长途,谓君此去离场屋。整顿罗裳出送君,珠泪盈盈垂两目。枕前一一向君言,马头犹自叮咛嘱。青衫寸禄早荣归,莫遣妾心成局促。秋天冬暮风雪寒,对镜懒把金蝉簇。梦魂夜夜到君边,觉来寂寞鸳鸯独。此时行坐閒窗纱,忍泪含情眉黛蹙。古人惜别日三秋,不知君去几多宿?山高水阔三千里,名利使人复尔尔。昔年曾拨伯牙弦,未遇知音莫怨天。去年又奏相如赋,汉殿依前还不遇。时人不知双字讹,平川倏忽起风波。当时南宫罢捷音,教妾沉吟杵中心。为君滴下红粉泪,红罗帐里湿鸳衾。愤愤调琴蝉鹊噪,默默吟诗怨桂林。千调万拨不成曲,争那胸中气相掬。千思万想不成诗,心如死灰自得知。料得君心当此际,已拚抛却閒田地。朝朝暮暮望君归,日在东隅月在西。碧落翩翩飞雁过,青山切切子规啼。望尽一月复一月,不见音容寸肠结。又闻君自河东来,夜夜不教红烛灭。鸡鸣犬吠侧耳听,寂寂不闻车马音。自此知君无定止,一片情怀冷如水。既无黄耳寄家书,也合随时寄雁鱼。日月逡巡又一年,何事归期竟杳然?堂上双亲发垂白,用尽倚门多少力。孟郊曾赋游子行,陟岵如何不见情。室中儿女亦双双,频问如何客异乡?异乡知是育才处,人情不免且契慕。低头含泪告儿女,游必有方况得所。八月凉风满道途,好整征鞍寻旧路。吾乡虽多俊秀才,往往怕君头角露。圣朝飞诏下来春,青毡早早慰双亲。飞龙公道取科第,男儿事业公卿志。笔下密密为君言,书中重重写妾意。秋林有声秋夜长,愿君莫把斯文弃。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967c6a286da5c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