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澹忘言,稍觉清我心。
却嗟避名者,犹恨山未深。
为言暑与吏,纵酷何能侵。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避暑(bì shǔ)的意思:避暑指的是为了避免炎热天气而采取措施,通常指到凉爽的地方度过夏天。
避名(bì míng)的意思:避免被人知晓真实姓名或身份。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尘襟(chén jīn)的意思:指衣襟上沾满尘土,形容人身上或物品上沾染了尘土,比喻人的品德受到玷污或事物受到破坏。
酷暑(kù shǔ)的意思:指炎热的夏季天气。
酷吏(kù lì)的意思:指残暴、苛刻的官吏或治理者。
凉飙(liáng biāo)的意思:形容寒风刺骨,寒气袭人。
林阴(lín yīn)的意思:指树木茂密、阴凉的林木之处,也指深处幽静的地方。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途辙(tú zhé)的意思: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办法。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畏途(wèi tú)的意思:畏惧艰难的道路,害怕前进。
为言(wéi yán)的意思:为别人说话或发表意见。
修篁(xiū huáng)的意思:修剪竹子。
这首元代诗人贡奎的《避暑》诗,描绘了夏日避暑于北山之下的宁静与清凉之感。诗中以“修篁夹林阴”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山林间的幽静与凉爽,竹林与树木交织成一片绿荫,为避暑之人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
接着,“客来澹忘言”,写出了诗人与来访之客在如此清幽环境中的淡然心境,言语似乎变得多余,只有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足以触动心灵。这句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以及在自然之中找到心灵慰藉的深刻体验。
“酷暑尚可避,酷吏不可禁”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炎热与官场的严苛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反感。酷暑虽难耐,但自然之境可以提供避难之所;而官场的酷吏,则是无法轻易避开的束缚,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由与自然的追求。
“迹绝畏途辙,凉飙散尘襟”进一步描绘了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中,微风拂面,带走了一切烦恼与尘埃,心灵得到了彻底的净化与放松。这里的“凉飙”不仅指自然界的凉风,也象征着心灵的清凉与解脱。
最后,“却嗟避名者,犹恨山未深”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逃避名声、寻求避世之人的感慨。他们虽然逃离了世俗的纷扰,但仍然难以摆脱内心的忧虑与不安,渴望更深层次的宁静与解脱。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真正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避世者的某种反思。
“为言暑与吏,纵酷何能侵”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自然的力量与内心的平静能够抵御外界的酷暑与官场的严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