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卯腊月十三日恭逢家慈大人八十有四寿日喜赋五章·其二》
《丁卯腊月十三日恭逢家慈大人八十有四寿日喜赋五章·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八十还馀四,生年值甲辰。

讵知王氏腊,犹是汉皇人。

膝下头皆白,堂前自新

多孙争杖屦,扶过杏花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汉皇(hàn huáng)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汉朝皇帝,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权势和统治力。

皇人(huáng rén)的意思:指皇帝或者皇室成员,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身份尊贵的人。

生年(shēng nián)的意思:指人在年幼时就有着成人的忧虑和责任感。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膝下(xī xià)的意思: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下头(xià tou)的意思:下头是一个表示位置低于某物或某人的词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地位、级别或能力低于他人。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自新(zì xīn)的意思:自我改过、重新做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八十四岁高龄的母亲,其生活与时代背景交织,展现出深厚的家庭情感与历史的连结。诗人以“八十还馀四,生年值甲辰”开篇,巧妙地将母亲的年龄与出生年份融入诗句中,既体现了对母亲长寿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记忆。接着,“讵知王氏腊,犹是汉皇人”,通过对比母亲的年龄与历史人物,表达了对母亲虽历经岁月却依然保持年轻心态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历史长河的深思。

“膝下头皆白,堂前綵自新”两句,描绘了家庭中的温馨场景,母亲虽然年迈,但家庭成员的活力与孝心为她带来了新的色彩和生机,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最后,“多孙争杖屦,扶过杏花邻”则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家庭成员对母亲的关爱与陪伴,特别是子孙们的积极参与,不仅体现了孝道的传统美德,也寓意着家族的传承与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母亲长寿的喜悦、对家庭和谐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题林文直登岱图

求死不得乃出游,登高望远翻百忧。

公之于山盖亦寄,一览焉洗万古愁?

闽士耻名重介立,一节老死甘炎州。

中原滪洞十载过,新参忽下徵鱼头。

非时星凤瞥一喜,招来麾去公休休。

我晚还朝接寮列,坐惜往日悲横流。

陵迁谷变古恒有,柱折维绝当谁尤?

逝将从公寥廓际,下视蚊虻蝇蚋相春秋。

(0)

七月十九日同珏生游厚斋将军西园园在京西成子山宝瑞臣恩咏春先至夜宿秀峰寺

逭暑谋人山,涉郊顾畏暍。

梦回快得雨,檐滴晓不歇。

多君挟雨具,到门趣膏秣。

出郭云旋流,微阳出复没。

龙潭憩凉翠,品水匪为渴。

焉知水塔园,谈笑已飙发。

主宾延伫久,宿诺幸不失。

周围历馆宇,罗列餍肴核。

不觉西日哺,敢嫌前路滑?

税驾就双峰,听涛玩忪月。

(0)

题陈仁先诗卷

束发倾心简学斋,三传晚顾见伦魁。

性情于古差相近,世界疑天特与开。

此后风云还几变,等閒花木有馀哀。

个臣遗恨君能说,霜鬓当年苦费才。

(0)

题研忱丈所藏石斋逸诗墨迹

此身已许高皇帝,刀镬谁能搅寸丹?

正气文山同所养,奇情鸿宝觉尤难。

孝经以外留心画,榕颂相持较岁寒。

邻有瑰珍知不早,白头退食恣传观。

(1)

听水斋杂忆·其四

移石题诗事偶然,那知谶发甫经年。

却添衰白登高泪,不见明秋月再圆。

(0)

读剑南诗

爱读剑南七字诗,自伤自慰总堪悲。

强弓恶马真何物,村酤园蔬又一时。

万里神州供涕泪,百年岁月易差池。

抛将直北黄龙憾,来写江南白纻词。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