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既穿墉,又啮机上丝。
穿墉有闲土,啮丝无馀衣。
岂是无巧妙,丝断将何施。
察微(chá wēi)的意思:察觉事物微小的变化或细节,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饥羸(jī léi)的意思:形容极度饥饿和消瘦。
枯桑(kū s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荒凉、凋零。
巧妙(qiǎo miào)的意思:巧妙指的是做事灵活巧妙、手法高明,能够巧妙地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桑柘(sāng zh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士多(shì duō)的意思:指一个人拥有多种才能、技能或知识,是一个多面手。
硕鼠(shuò shǔ)的意思:形容老鼠非常大,比一般老鼠要大很多倍。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闲土(xián tǔ)的意思:指没有被耕种或利用的土地,比喻没有被利用或开发的潜力或资源。
有闲(yǒu xián)的意思:闲暇、空闲。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众人(zhòng rén)的意思:指许多人,大家,众多的人群。
杼机(zhù jī)的意思:比喻言行严密,谋略高超。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悲凉的生活境况,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不平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开篇“硕鼠既穿墉,又啮机上丝”两句,生动地展示了老鼠的贪婪和破坏性,它们不仅毁坏城墙,还要去咬断织布机上的丝线。这两种行为都意味着破坏和无序。
接下来的“穿墉有闲土,啮丝无馀衣”进一步说明了这种破坏带来的后果:老鼠在城墙上留下的洞穴里还有多余的泥土,但它们咬断的丝线却不足以织成一件完整的衣服。这里诗人巧妙地用物象征,反映出社会上的不公和个人生活中的困顿。
“朝吟枯桑柘,暮泣空杼机”表达了诗人的悲凉心情。在早晨时分,他还能对着干枯的桑树和柘树吟唱歌谣,但到了傍晚,只有空无一物的织布机让他感到绝望而哭泣。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岂是无巧妙,丝断将何施”则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和困惑。诗人质疑自己的手艺是否真的没有一点技巧,为何连织布的丝线都保不住?这不仅是对个人技艺的怀疑,更是对整个生活境遇的不满。
“众人尚肥华,志士多饥羸”这一句,是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尖锐批评。外表光鲜美好的“众人”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肮脏,而那些有远大抱负的“志士”却往往处于贫困和饥饿之中。这两种对比,凸显了社会的不公与矛盾。
最后,“愿君保此节,天意当察微”是一种期望与祈求。诗人希望君主能够保持正义,关注那些微小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和细节,希望通过君主的明智和公正来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现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深刻的揭示,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切感慨。